[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空降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7241138.0 | 申请日: | 199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5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镭;马国芳;刘驭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国芳 |
主分类号: | B64B1/40 | 分类号: | B64B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空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空降设备,涉及一种安全空降技术,国际专利分类号为:B64D
迄今为止,空降均采用降落伞。升空作业有时也使用氢气球。使用降落伞多为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因为乘坐降落伞空降时涉及较多技术问题,如何把握空降的速度及着陆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假如落入水中危险就很大。对于氢气球,人们多利用其升空功能,往往忽视其在空降时能减缓降落速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旨在利用氢气球的诸多优点,提供一种既安全又容易控制的空降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由氢气球袋、氢气液压罐和人体固结带组成,借助橡皮软管将氢气球袋和氢气液压罐连通,借助人体固结带将氢气球袋和人体相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其中1-氢气球袋、2-氢气液压罐、3-人体固结带、4-进气阀、5-放气阀、6-橡皮软管。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氢气球袋1、氢气液压罐2和人体固结带3组成。氢气液压罐的罐口依次安装进气阀4、放气阀5、橡皮软管6和氢气球袋1的气口相连接。固结带3上部为网状,包裹着氢气球袋1,下部为多个固结人体的圆圈。其中氢气球袋1采用质轻、柔软、有弹性、不漏气的橡皮制成,不用时可以折叠。
使用本实用新型,首先开通进气阀4,使氢气球袋充足氢气,此时便可关闭进气阀4,从而借助于氢气球袋1减缓人体的自由落体速度,直至漂浮在一定的空中高度。再通过调节放气阀5,使氢气球袋1中的氢气缓缓放出,人也安全平稳地降落。如果降落点需要选择,可通过进气阀4和放气阀5的调节,适当保存氢气袋1中的氢气量,使控制在一定的高度,或借助风力另选合适着陆地点,或者等待救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海战飞行员的遇难自救和航空乘员空难自救。在普通客机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将折叠好的氢气球袋1预设在座椅靠背内,并通过安全带与人体固结带相连接,真正保证乘客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国芳,未经马国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1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学数学五、六年制四、五年级学具盒
- 下一篇:双极式水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