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变色眼镜无效
| 申请号: | 97239765.5 | 申请日: | 1997-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1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涛 |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F1/01 |
| 代理公司: | 陕西煤炭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国良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变色 眼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色眼镜领域,特别是适用于汽车司机夜间行驶防止眩目的电子变色眼镜。
汽车司机在夜间行车,人眼瞳孔较大,即视觉灵敏度高,若对面有汽车驶来,汽车灯光——称之点光源将直射在司机眼内,由于司机要注意道路情况,无法避开所射来的灯光,即会产生眩目——称之视神经部分细胞超负荷现象。当会车结束所射灯光消失后,视神经细胞不能立即恢复正常,形成瞬间致盲。这种现象在夜间行车时经常发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尚无良策进行根本解决。现有的普通变色眼镜,只能在白天光线较强时配带,而在夜间行车时配带,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暗背景情况下,再带变色眼镜,视野会更差。再有,普通变色眼镜一般不会受点光源的影响而变色。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和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变色眼镜。它在白天使用时是一付变色迅速的太阳镜,在夜间使用时,镜片自动跟踪光源并衰减强点光源,以防止眩目现象发生。特别适用于汽车司机在夜间行车时配带。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电子变色眼镜,它是由镜架、镜片、光电传感器、驱动器及电源组成,镜片镶嵌在镜架中,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镜片是由液晶镜片或者透明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用电极构成变色点阵列;所述镜架上置有接收阵列与镜片变色点阵列相对应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与设在镜架内的驱动器、电源连接,驱动器与所述镜片的电极连接。在暗背景情况,镜片能自动跟踪光源并衰减强点光源。在环境光线足够强时,镜片能普通变色。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接收阵列是由至少一个光敏管或者由CCD器件形成。接收阵列的前面设有凸透镜构成完整的模拟眼,用矩阵成象技术根据光信号的方向、强弱输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驱动器控制镜片变色点位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用电极构成变色点阵列的液晶镜片或透明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镜片,由所设光电传感器,通过驱动器控制镜片的变色,所以在光线强的白天使用如同普通太阳镜一样,在夜间使用时,可根据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点光源的信号对镜片变色点直接控制,衰减强点光源。从而防止了眩目现象的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配带方式完全一样,从根本上解决了司机夜间行车的安全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看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电子变色眼镜是由镜架5、镜片1、光电传感器3、驱动器4及电源2组成。镜片1镶嵌在镜架5中,镜片1是由液晶镜片或者透明电致变色材料制作,用电极构成变色点阵列。镜架5上置有接收阵列与镜片1变色阵列相对应的光电传感器3,光电传感器3的接收阵列是由多个光敏管6形成,接收阵列的前面设有凸透镜7构成完整的模拟眼,光电传感器3与设在镜架5内的由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驱动器4、电源2连接,驱动器4与所述镜片1的电极连接。用矩阵成象技术,光电传感器3根据光信号的方向、强弱输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驱动器4控制镜片1的变色点位置,而使镜片1在暗背景下能自动跟踪光源并衰减强点光源,在白天环境光线足够强时能普通变色。
白天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是一付变色迅速的太阳镜。因为白天光线较强,光电传感器3受到光源照射导致镜片1整体变色。夜间使用本实用新型,当对面无行车射光时,镜片1保持透明。当对面有行车射光时,光电传感器3即接到光信号,光源达到一定值时即输出电信号。由于光电传感器3有一个接收阵列与其凸透镜7构成模拟眼,因此光电传感器3所收到的点光源有特定的位置,该位置随点光源的移动而改变,输出电信号亦随之改变,经驱动器4处理后使镜片1上相应位置的变色点变色,将直射瞳孔的强光线衰减。又由于光电传感器3的接收位置与戴镜司机的视野相同,当司机头部转动使视野变化时,相当于点光源移动时的情况,镜片1的变色点也作出相应变化,从而达到消除眩目的作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省略叙述。所不同的是,所述镜片1衰减强点光源区域,其电极控制变色点图形设计限于能遮挡各方向点光源射入眼瞳孔的位置。按国内大陆交通规则的规定,此变色区在视图中应在镜片1的中部右侧。按中国香港交通规则的规定,此变色区与之相反,应在镜片1的中部左侧。
另外说明,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若将光电传感器3的接收阵列由CCD器件形成;驱动器4由通用电子元件构成。诸如此类的技术方案也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涛,未经冯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9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输出音频信号的万用电表
- 下一篇:红外辐射式体温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