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表电子变压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38633.5 | 申请日: | 199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6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伍本国;冯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本国;冯有旺 |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治芳 |
| 地址: | 415300 湖南省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变压器。
电子变压器的用途很广,结构构造千差万别。但是,如若能将电压表、电路部分(即电子变压部分)、输入电压插头、输出电压插座创造性地结合成一个紧凑的整体,会给用户带来许多方便。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电子变压器,其上带有输出电压显示表、输入电压插头及输出电压插座。电子变压器与电压显示表构成一体,如同一个电压转换的插头与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把电子变压电路部分、电压表、输入电压插头、输出电压插座四部分结合在一起,电子变压电路由可控硅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两部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推出的带表电子变压器有许多优点,一是输出电压是可调的,调节的范围很大;二是需要多大的输出电压,调节有关电位器即可,由电压表直观显示;三是输入电压插头、输出电压插座十分紧凑地与电子变压电路、电压表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小巧的整体,给用户带来诸多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侧视图,图3为俯视图,图4为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外壳(1)、电子变压电路(2)、电压表(3)、输入电压插头(4)、输出电压插座(5)组成。电子变压电路(2)焊接在电路板上并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电压表(3)固定安装在外壳(1)正面的上部,输入电压插头(4)与输出电压插座(5)分别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背面及外壳(1)正面的下部。
电子变压电路中含有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控硅BT、单结晶体管BG、电阻R1、R2、R3、电位器W、电容C、发光二极管D5,D1的正极与D2的负极焊接,其焊接点与输入电压插头(4)的一极、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焊接,D3的正极与D4的负极焊接,其焊接点与输出电压插座(5)的另一端、电压表(3)的一输入端焊接,输出电压插座(5)的另一端、电压表(3)的另一输入端、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与输入电压插头(4)的另一极焊接。D1的负极与D3的负极焊接,其焊接点与电阻R1及可控硅BT的正极焊接,D2的正极与D4的正极焊接,其焊接点与可控硅BT的负极、电阻R3、电容C焊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R4焊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单结晶体管BG的一极焊接,可控硅BT的控制栅极与单结晶体管BG的另一极、电阻R3的另一端焊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位器W的一端焊接,单结晶体管BG的基极与电容C的另一极、电位器W的另一端焊接。
当输入电压插头(4)插入220伏交流电源时,经过桥式整流后,落到可控硅上的电压是单向脉动电压U。在正半个周期内,U通过R1、R2、W向电容C充电,当UC达到UP时(UP的值困单结晶体管的性能而异),电容C通过R3放电,其放电电流在R3上形成一个尖脉冲,并且触发可控硅控制栅极,使可控硅导通。可控硅的压降约1V,所以由BG等组成的张驰振荡器停止工作。当电源电压过零时,可控硅自动关断。等到下一个半周期,电容C又重新充电,并重复以上过程。调节电路中的电位器W,则改变了触发尖脉冲到来的时刻,从而控制了可控硅的导通角θ,也就完成了交流调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本国;冯有旺,未经伍本国;冯有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8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