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内甲烷监测警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8210.0 | 申请日: | 199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019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波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鸿飞 |
地址: | 427000 湖南省张***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监测 警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测定肠内甲烷的监测警报装置。
人体肠腔内的气体主要是大肠细菌发酵产生的H2、CH4、CO2以及自血流弥散入肠腔的气体,其中H2和CH4是可燃性气体,纤维结肠镜下对结肠息肉进行电凝电切手术时,可产生电火花。若手术病人肠内H2和CH4达到燃烧浓度,通电后即可在肠内燃烧甚至爆炸。目前为防止作肠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手术时发生意外,是靠反复注入新鲜空气、再抽出、再注气、再抽气的办法来减少可燃性气体,或者在肠内注入惰性气体。但无有效的手段来监测肠内可燃气体浓度,因此,对病人肠内到底有无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浓度多少并不知晓。所以,在作肠镜下息肉电切手术时,手术者只能凭运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定肠内CH4浓度的监测警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该装置主要包括一个一般矿井中测定甲烷的报警器,该报警器的进气孔设在气窗顶部,在该报警器的气窗上安装一根管子,该管子同与肠镜吸引管和吸引器相连通的水封瓶接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肠内可燃性气体甲烷被吸到水封器中,经连通管进入工作状态的甲烷报警器,达到报警阈值时,即可听到警报之蜂鸣,看到红色警示灯闪亮,读到CH4的浓度。
本实用新型可作肠内有无甲烷的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用以判定是否达到燃烧阈值,为作肠内通电手术提供了安全保证。此外,文献报道肠内甲烷是由甲烷细菌产生,甲烷与结肠癌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华消化杂志1990;1:52,中华消化杂志1991;5:273)。以往因无简易可行的方法检测肠内甲烷,所以这方面研究较少,更谈不上普及。本实用新型简便有效,为进一步弄清甲烷与肠癌及其它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方法,开辟了临床科研新领域。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如图所示,本装置包括一个一般矿井用袖珍甲烷报警器(1),报警器(1)的进气窗(2)的进气孔设在进气窗的顶部,在进气窗(2)上安装一根塑料软管(3),该软管与封水瓶(4)相接通,接管(8)接吸引器,肠镜吸引管(7)通过一个封水瓶(5)经接管(6)与封水瓶(4)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波,未经周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8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折射率测定仪
- 下一篇:强力自锁大范围快速调节管子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