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焖烧土窑锅无效
| 申请号: | 97238050.7 | 申请日: | 1997-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4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春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春木 |
| 主分类号: | A47J33/00 | 分类号: | A47J33/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杨中元 |
| 地址: | 台湾省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焖烧土窑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次锅具,具体是指一种野炊用的焖烧土窑锅。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社会,以前在田间地头干农活的农民或城里人去乡间活动,为了解决餐饮问题,常以干土块在土质地面构筑一土窑,将土窑的土烧热达到可供烧烤程度时,将食物(如薯类、土豆、玉米、肉类等)置入具高温之土窑内,将土窑的土块复盖在食物上,籍由土块相互导热及余温来焖熟食物,待食物焖熟取出时,会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其味美可口。随着时代的演进,工业逐步发达,土地资源日益被开发,土块就近难以找寻,随着工业的发展,土地受污染的程度亦日逐严重,若受污染的土堆直接覆盖于焖烧的食物上,对人体健康易产生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场地限制,卫生安全、方便携带的焖烧土窑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它主要包含有锅体、架设柱、支持柱。其锅体中央略为隆起,其表面设置有通气管,锅体外缘设有挡土墙,其架设柱置放于支持柱上,用来支持锅体,支持柱用来支持架设柱,其架设柱与支持柱均为中空构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的土窑架设剖面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土窑焖烧时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架设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焖烧时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架设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立体分解示意图。
上述图中,1-土坑,2-燃料,3-食物,4-锅体,5-架设柱,6-支持柱,7-手钩,8-底座,10-土块,40-通气管,41-挡土墙,42-提耳,80-置放槽孔。
实施列1:
参见图1、图2,传统的土窑焖烧法,是先在土质适当场地,控掘一土坑(1),然而将挖出的土块(10)在地面上搭建一具一定高度的土窑,再在土坑(1)内放置燃料(2),引火烧热土窑的土块(10),当高温的土块(10)已达到焖烧程度时,熄灭火焰,再将食物(3)置入土坑(1)内,继将地面上的土窑破坏,使土块(10)覆盖在食物(3)上,籍土块(10)的高热余温来焖熟食物(3)。但这种方式,不仅土窑搭建难,且卫生问题难以解决。
参见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锅体(4),数个方形架设柱(5)及圆形支持柱(6),锅体(4)中央略为隆起,其表面设置有与锅下部相通的通气管(40),锅体(4)外缘设置有圆形挡土墙(41)。本实用新型在架设时,可在任意土质的地表控掘一土坑(1),而后将挖出的土块(10),填入架设柱(5)及支持柱(6)内,并填入锅体(4)外表面,籍锅体(4)上的挡土墙(41),使土块(10)不致散落到锅体(4)外,同时使锅体(4)上的通气管(40)露出至土块(10)外,而后将支持柱(6)依锅体(4)的大小,于土坑(1)外作排列,再将架设柱(5)铺设在支持柱(6)上,最后将锅体(4)放置在架设柱(5)上,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架设。
使用时,先在土坑(1)内放置如竹木等燃料(2),并引火燃烧锅体(4),架设柱(5)、支持柱(6)及各装置内的土块(10),籍由锅体(4)上的通气管(40)的作用,使火焰持续燃烧,等锅体(4)、架设柱(5)、支持柱(6)的金属体及各装置内盛行的土块(10)温度,达到可焖烧程度时(可于开始加热时、将一土块(10)置放在中央的通气管(40)处,待该土块(10)呈现红色时,即表面温度已到达烧烤温度),熄灭火苗,将架设柱(5)及支持柱(6)置入土坑(1)内,而后再置入食物(3)(如薯类、土豆、玉米及肉类等),最后将锅体(4)罩盖于食物(3)上,并加埴土块(10),使土块(10)覆盖在锅体(4)上,作为保温之用,此时籍由锅体(4)、架设柱(5),支持柱(6)及各装置所内盛土块(10)的高温,焖烧食物(3),直到食物(3)热熟为止。
实施例2: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基础上,可在锅体(4)的挡土墙(41)上沿,设置一对提耳(42),籍手钩(7)提取锅体(4),使用者不必担心被烫伤,同时在锅体(4)下部设数块底座(8),籍底座(8)的设置,来排列支持柱(6),在架设时更加稳定,底座(8)根据支持柱(6)的形状、大小设置数个置放槽孔(80),亦有稳定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底座(8)由数块铁板组成,便于排列或携带,又架设柱(5)与支持柱(6)均为空心管体,可调整两者的大小,使其中一管进入另一管内,亦便携带。使用亦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春木,未经邱春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8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