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激光光束传导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7237863.4 | 申请日: | 199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210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文;张矛;周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克文 |
主分类号: | G02B17/02 | 分类号: | G02B17/02;G02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一红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激光 光束 传导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激光光束传导机构,属于对激光标记机光束传导机构的进一步改进。
国内现有的激光标记机,其激光光束传导机构全部置于机壳中,光路中的光学元件如折射镜、反射镜采用固定在机座上的结构。其不足之处在于:
1、因光路的结构不可调,使激光光束的出射光方向也不可调,这种光传导方向不可调的结构,无法满足实际生产中因被标识的物体(零件)的形状、姿态以及标识位置不同的生产需要。
2、激光光束传导机构全部置于机壳中,其仪器的体积大,实用不便。
3、因激光的能量较强,特别是一些不可见光,在仪器开机调整光路或维修时,由于光路无保护措施,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激光光束的传导方向可在空间全方位灵活调节、使用方便、安全的新型激光光束传导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激光输出头与激光器输出端之间,光学平面镜固定于由光管与弯管构成的转动付上,转动付上有限位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光学平面镜固定于弯管上、并可绕光管转动,光管的外径与弯管的内径相配合,其上有限位调整机构,光管的外径与固定架的内径相配合;光学平面镜与光管的几何轴线成45度角,光学平面镜是反射镜或折射镜;限位调整机构由光管外径上的环形限位槽和与之相对应的弯管壁上限位孔中的的顶丝组成;光学平面镜通过压板固定于弯管上;激光输出头与弯管的一端螺纹连接。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所示:新型激光光束传导机构,激光输出头(1)与激光器输出端(15)之间,反射镜(4)、(5)与光管(2)、(3)以及激光输出头(1)的几何轴线成45度角、通过压板(17)、(16)固定于弯管(6)、(7)上、并可绕光管(2)、(3)转动,光管(2)、(3)的外径与弯管(6)、(7)的内径相配合,其上的限位调整机构由光管(2)、(3)外径上的环形限位槽(11)、(12)、(13)和与之相对应的弯管(6)、(7)壁上限位孔中的的顶丝(8)、(9)、(10)组成,光管(3)的外径与固定架(14)中心孔的内径相配合,激光输出头(1)与弯管(6)的一端螺纹连接。
使用时,激光器输出端(15)的光束沿着光管(3)经反射镜(5)的中心反射进入光管(2),再由反射镜(4)反射后,由激光输出头(1)射出。调节限位调整机构的顶丝(10),可使弯管(7)绕光管(3)轴线转动、带动激光输出头(1)在竖直方向转动,控制调整激光光束在竖直方向的变化;调节顶丝(9)或顶丝(10),可使光管(2)或弯管(6)带动激光输出头(1)在水平方向转动,控制调整激光光束在水平方向的变化,从而使激光输出头(1)的出射光束在空间各个方向可调,满足生产中被标识的物体(零件)的形状、姿态以及标识位置不同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相比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激光输出头与激光器输出端之间,光学平面镜固定于由光管与弯管构成的转动付上,调整转动付上的限位调整机构,可使激光输出头的出射光束在空间各个方向可调,满足生产中被标识的物体(零件)的形状、姿态以及标识位置不同的需要,扩大了仪器的使用范围。
2、光管外径与弯管内径相配合,平行光管的长短便于加工,从而使传导机构在水平或竖直方向能方便地调整长短距离,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3、光在光管及弯管中反射传导出来,避免了开机维修或光路调整时,激光或不可见光伤害人的安全。
4、整个传导机构设置于激光标记机的外部,为单独结构,减小了仪器的体积和重量,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克文,未经周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7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