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装球阀无效
申请号: | 97237811.1 | 申请日: | 199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338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军;隋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晓军;隋涌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尤其是用于生化、制药、轻工、化工领域的低压球阀制造领域。
在生物化学、制药等领域如,血液制品生产中,对生产设备、管线要求严格符合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标准,即达到无死角、缝隙应填充,可清洗、高光洁度的要求。现行使用的球阀,如法兰连接直通式球阀,要拆卸及清洗阀体内腔须使用板手等工具,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快装球阀,它具有不借助其它工具,用手方便地折卸及装配的特点,从而有利于阀体内腔清洗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快装球阀,包括阀体、阀芯球、两个阀芯球密封圈、控制阀芯球转动的旋把、内部设置有胀紧圈的旋把压盖、进口端法兰和出口端法兰,在旋把与阀体滑动配合的部位设置有防止泄漏的两根旋把密封圈,位于旋把压盖与阀体之间的旋把部位设置有用于减少转动磨擦的减摩垫;该阀体的出口端设置有与其内侧面滑动配合的阀塞以及与阀体螺纹连接的阀塞压盖,阀塞与阀体的滑动配合面上设置有阀塞密封圈,有一个阀芯球密封圈设置在阀塞与阀芯球压接的端面上。
阀体下部设置有用于阀体在位清洗的排放孔,排放孔密封垫以及排放孔封压盖。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仅用手就可方便地旋开旋把压盖、抽出旋把,仅用手就可方便地旋开阀塞压盖,卸下阀塞,将阀芯球取出。阀腔清洗后,可同样方便地完成球阀装配。它完全满足频繁快速拆卸的要求;其次,由于排放孔的设置,可以在不拆卸球阀的情况下,使球阀呈半开启状态,通入清洗介质,旋开排放孔压盖,开启排放孔,即可完成阀腔在位清洗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Ⅰ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Ⅱ部分放大图;
图4是图1中Ⅲ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1中Ⅳ部分放大图;
图6是图5所示沿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图1中Ⅳ部分的周向止动销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放大图;
图8是图7所示沿B-B线的剖面图。
图1中,阀芯球3在阀体4中处于开启位置,旋把9与阀体4滑动配合,旋把9上设置有两条硅橡胶制成的旋把密封圈6、6a,以防止工作介质泄漏。结合图2可见,旋把压盖7内设置有胀紧圈8,旋把压盖7与阀体4螺纹连接,位于旋把压盖7和阀体4之间的旋把9部位设置有减摩垫16、17,以减小转动磨擦。转动旋把9,阀芯球3随之转动,达到控制球阀的开启和关闭。阀塞12与阀体4的出口端(对球阀而言,进口端和出口端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的内侧面滑动配合,在阀塞12的滑动配合面上设置有阀塞密封圈10(硅橡胶制作的O型密封圈)。阀塞压盖11与阀体4螺纹连接,将阀塞12与阀体4相固定。出口端法兰13可焊接在阀塞12上。进口端法兰4a和出口端法兰13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凹槽14a、14,与管线连接时可采用快装卡箍,以利快速拆卸。阀体4上开设排放孔2a,用于阀体4的在位清洗,排放孔2a出口位置设置有依靠螺纹连接的排放孔封压盖2,排放孔封压盖2和排放孔2a之间设置有排放孔密封垫1。图3和图4分别示出进口端和出口端阀芯球密封圈的情况。图3中,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阀芯球密封圈5与阀体4的压接面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8(硅橡胶制成);图4中,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阀芯球密封圈5a与阀塞12的压接而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8a(硅橡胶制成)。增设弹性密封圈,其一,可作装配精度补偿;其二,增强密封作用;其三,达到缝隙填充目的。图3可见,阀芯球密封圈5、弹性密封圈18设置在阀体4上;图4可见,阀芯球密封圈5a,弹性密封圈18a设置在阀塞12与阀芯球3压接的端面上。结合图5图6,周向止动销15固联在阀塞12上,以制止阀塞12的周向转动。图7和图8示出另一种方式设置的周向止动销15a,周向止动销15a固联在阀体4上,以制止阀塞12的周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除密封垫圈外的其它部件可采用不锈钢制作。工作压力为0.6MPa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晓军;隋涌,未经黄晓军;隋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7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