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减径机无效
| 申请号: | 97237008.0 | 申请日: | 1997-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9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 发明(设计)人: | 严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海山 |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雪兰 |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减径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设备,尤其是一种轧制钢丝的冷轧机。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有y型减径机,由于其结构上的一些缺陷,在使用上往往出现一些麻烦。如①结构上:机架有筒式结构,其整体为圆筒型,拆装轧辊组很不方便。机架还有箱形结构,如辊座、轧辊组全部安装在两个盖板内,拆卸时,往往是先拆盖板,取出辊座,再拆轧辊,很不方便。②同步调整,由蜗轮蜗杆和丝杆丝母来调整,其中丝母导向(防止转动)靠的是键导向,其结构庞大。③辊座由拉簧控制,结构不紧凑,由于结构不尽合理,故其操作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出一种新型减径机,它能实现同步调整和保证一组轧辊的空间位置,且其结构紧凑,容易操作,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用如下方式来实施的:一种微型减径机,它包括机架的两端各装有一个圆壳及端盖,圆壳中装有三爪丝杆,三爪丝杆上装有轴瓦及蜗轮,与蜗轮啮合的有蜗杆,在机架中部的两三爪丝杆的端头装有丫-型布置的二组轧辊组成轧制孔型,它还包括在辊座上装有压簧、开口盖及小螺杆,螺母及限位销通过螺母固定在圆壳的侧面上,使限位销的右端头正好对中并插入辊座的后面凹槽中,以便起限位作用。所述的圆壳是个左侧开口的圆形薄壁壳体,其开口侧周围有向外的凸缘,凸缘上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壳体右侧中心有圆孔,圆壳下方有一个与直径方向相平衡的孔。所述的机架是一个凹型结构的机架,其中部为一个长方槽与两边各连接一个凸起的长圆形壳体,其两凸起的长圆形壳体的外侧为圆形通孔,其中间的长方槽的底面有一长方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①由于其机架是独特的整体式的凹形对称结构,对轧辊组的拆装极为方便;②圆壳上所有零件均可随其移动而移动,换辊方便;③由于设置了小螺杆、开口盖、压簧等,既可保证轧辊径向位置的单独调整,又保证了轧辊在有载无载状态下的孔形基本不变,从而保证了轧制精度,且结构紧凑;④由因设置了小螺杆和限位销,使轧辊只能沿轧制方向移动,而不能沿轧制方向转动,从而控制了丝杆的运动方向,保证了轧辊组的空间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它是由轧辊组1、辊座2、压簧3、开口盖4、小螺杆5、螺母6、限位销7、端盖8、轴瓦9、三爪丝杆10、蜗轮11、蜗杆12、圆壳13及机架14组成的;其中轧辊组1是由三个成120°分别安装在辊座2上的辊轮组成的;辊座2是一个梯形板,在其表面上有用于安装轧辊轴销的圆孔,在其厚度方向的中间的上部及下部各有一个通槽,压簧3是个普通压缩弹簧,开口盖4是一块平板,其中间有安装螺杆5的圆孔,它通过螺钉与辊座2连接,以使压簧3定位,螺杆5是个圆头螺钉,通过螺母6固定在圆壳的内侧壁上,限位销7是一个螺杆型销子,它通过螺母固定在圆壳13侧壁上,轧辊组的轧制孔形可通过小螺杆5来调节;端盖8是个圆盘形盖,其中央有圆形通孔,其圆周上有多个圆孔,通过螺钉与圆壳13和机架14连接,轴瓦9是个阶梯形圆管,其管孔为螺纹孔,它与三爪丝杆螺纹连接,共二件,左、右各一件;三爪丝杆10是一根螺纹杆,其中心为光孔,其右端头上连接有呈120°分布的三个爪子,三个爪子上均有圆孔,如图3所示;蜗轮11是普通蜗轮,其内孔为螺纹孔;蜗杆12是个普通蜗杆,它与蜗轮11啮合,其输入端与动力传动件相连接;圆壳13是个左侧开口的圆形薄壁壳体,其开口侧周围有向外的凸缘,凸缘上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其圆壳下方有一个安装蜗杆轴用的圆孔,其右侧面中心有一个安装轴瓦的孔;机架14是一个由两边为凸起的长圆形壳体和中间一个长方槽形壳体组成的组合体,呈凹形结构,其两边凸起的长圆形壳体的外侧面有圆形通孔,圆孔周围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钉孔,其中间的长方槽的底面有长方形通孔。机架14上两端各安装一个圆壳13,在两个圆壳13的内部各安装有一个三爪丝杆10、蜗轮11、轴瓦9、端盖8,端盖8通过螺栓与圆壳13及机架14连接固定,蜗杆12与蜗轮11啮合,并固定在圆壳13的孔上;在机架14的中间部位的三爪丝杆10的端头上各装有一组轧辊组1,每组轧辊由三个辊座及辊轮组成,二组轧辊呈丫-形布置,组成轧制孔型(如图1所示的轧辊组布置为:第一组及第二组均有二个轧辊未画出,丫型布置含义可参考图二)。工作原理:线材依图1所示轧制方向从左侧三爪丝杆杆10的中心内孔中穿入二组轧辊组中,当钢筋的原始面积大于轧制孔型的面积时,由于线材受一牵引力作用,线材就受到轧辊挤压减径,其截面积缩小,缩小面积后的钢丝经右侧的三爪丝杆中心孔出线。工作中单个轧辊的径向位置可由小螺杆5调整。三轧辊形成的孔型大小可调,由蜗轮蜗杆驱动三个轧辊座2移动,实现同步调整。为保证一组轧辊空间位置固定,由小螺杆、限位销一起来限制三爪丝杆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海山,未经严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7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