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日光灯电子启辉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36876.0 | 申请日: | 1997-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6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焕庭 |
| 主分类号: | H05B41/16 | 分类号: | H05B41/16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平 |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灯 电子 启辉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灯启辉器,属于电子启辉技术领域。
目前,电感式日光灯镇流器上普遍采用的是双金属片式启辉器,其结构是将表面涂有电子粉的双金属片作为内部电极并密封在充有惰性气体的玻璃管内,在外电压的作用下,内部电极产生辉光放电,电极温度逐渐升高,使电极接通,随之放电停止,电极断开。如此多次重复,达到启动日光灯的目的,这种启辉器启辉速度慢,寿命短,在低电压时不能启辉,电网瞬间断电后灯不能立即点亮,当电压降低后,由于这种启辉器无自锁功能而使日光灯熄灭重新启辉。另外,由于启辉时启辉器的无规则的乱跳,灯管得不到充分预热,因而缩短了灯管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启辉电压低、速度快且能使灯丝充分预热的日光灯电子启辉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是:由整流电路、主控元件(可控硅T2)、限流电阻R5、时基电路(R1、R2、C1)、高压检出电路(R3、C2)及控制电路(T1、R4)组成。可控硅T2的漏极接整流电路的输出正极(A端),源极接负极(B端),触发极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T1的发射极接B端,R3的一端接A端,并与C2串联后接T1的基极,R2接于T1的基极和R1与C1的联接点之间,R1的另一端接A端,C1的负极接B端,限流电阻R5串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端。
在电路中,整流输出脉动直流电流,当可控硅每次过零关闭后,高压检出电路检测到由于镇流器的滞后作用而产生的高压,一方面给可控硅T2提供一个截止信号,控制可控硅T2继续关断一段时间,使时基电路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又确保了这个高压直接加到灯管的两端。接通电源后,在启辉到灯管正常点亮的过程中,时基电路提供了一个时基信号,而在启辉后,时基电路又提供一个确保T2截止的封锁信号。控制电路是将时基电路产生的时基信号和高压检出电路提供的截止信号通过控制器三极管T1合并放大后,控制可控硅的工作状态,使主控元件T2有规律的开关动作,实现启辉。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启辉电压低,速度快,寿命长,灯丝预热充分,启动有规律,且在电网电压降低或瞬时断电时,灯管均可正常工作,无需重新启动,延长了灯管的寿命。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电路中,D1-D4整流输出波形为脉动直流电流。该电流经R4加至可控硅T2的触发端,则可控硅T2被触发导通。当直流电流过零时,可控硅T2关断。此时由于镇流器的滞后作用产生高压,这个高压一方面直接加到日光灯管的两端,另一方面通过高压检出电路R3、C2加到三极管T1的基极,使三极管饱和。由于C2的充电作用,三极管T1饱和一定的时间。T1的饱和短路了T2的触发端,因而在这段时间内,T2不能马上被触发。随着C2电荷的充满,三极管T1由饱和转为截止,电流经R4流入T2的触发端。T2被触发导通,完成灯丝预热周期。在灯丝预热期间,可控硅T2每次关断,电容C1就得到一次充电,随着C1上电压的提高,经电阻R2供给三极管T1基极的电流逐渐加大,最终使T1饱和而封锁了T2的触发端,T2由于再不能被触发而截止。在经过数个预热周期后,灯丝预热完毕,所以当可控硅T2关断时,镇流器产生的高压将灯管击穿点亮。
灯管点亮后,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经D1-D4整流,并经R1、C1滤波,通过R2为三极管T1提供一个偏流,使三极管T1稳定的处于饱和状态,因此这对启辉器将不受任何干扰,保持灯管正常工作。只有当切断电源超过一定时间,启辉器才重新启动日光灯。调节限流电阻R5的阻值可改变启动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焕庭,未经张焕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6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龙
- 下一篇:保护型可移动节能工作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