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揿油泵无效
| 申请号: | 97236859.0 | 申请日: | 1997-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87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弟;金怡;华鹤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常熟工业缝纫机厂 |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泉 |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揿油泵,适用于手提式封包缝纫机。
目前,手掀油泵结构比较简单,主要部件所用的材料都是塑料或橡胶件,塑料的加工精度差容易漏油。手揿油泵主要零件活塞虽用耐油橡胶制造,因长期浸在油中,易发生膨胀使体积变大,使阻力增加,操作时需用很大的力才能使油泵工作。因此目前的手揿油泵的主要缺点是漏油和操作阻力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漏油和操作阻力小的手揿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手揿油泵,它包括泵体1,缸体10设置在泵体1的空腔内,泵体1的孔21内设置弹簧12和滚珠11,滚珠11顶在缸体10的孔19上,孔21与出油孔17相连,孔19与活塞杆7上的进油孔16相通,进油孔16与泵体1的油腔相通,缸体10的上部连接盖帽8,缸体10的相连的孔19、20内设置活塞杆7,盖帽8的孔内设置上压杆6并与活塞杆7相连,活塞杆7在孔20内套有弹簧14和档圈13,孔20与泵体1的气孔18相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泵体1的油腔上部设置油盖2,加油时拔击油盖2即可将油加入油腔内。缸体10用钢材制造,其上、下部均有螺纹,泵体1的孔21内放入弹簧12和滚珠11,将缸体10下部旋入泵体1的空腔内,中间用密封圈15密封、盖帽8用金属材料制造,上部有小孔,下部有内螺纹,密封圈3设置在上压杆6的凹槽内,上压杆6穿过盖帽8的上部小孔,在其上部装上螺帽4和手揿座5。在缸体10的孔20中放入弹簧14,在活塞杆7上装好轴用档圈13后再装入缸体10中,将盖帽8旋入缸体10的上部,中间设有密封圈9。在孔20与泵体1的油腔由气孔18连通。
操作时用手掀动手揿座5,通过上压杆6使活塞杆7向下移动,当移动到一定距离时,活塞杆7先封住缸体10上的若干个进油孔16。再向下移动时,随着油缸含油容积的减小,使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弹簧12的弹力时,油就顶开滚珠11使油顺利通过孔21和出油孔17进入封包缝纫机内。当放松手揿座5时,活塞杆7及上压杆6在弹簧1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滚珠11在弹簧12作用下向上移动,堵住孔19的下端下油口,当活塞杆7回升到上部时,泵体油腔中的油通过进油孔16进入油缸,这样将进入下一循环。设有气孔18后,可平衡油缸和油腔内气压,减小阻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没有橡胶件,使油泵不易漏油和操作阻力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常熟工业缝纫机厂,未经国营常熟工业缝纫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6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广告挂历
- 下一篇:电动工具的转子线圈绝缘改进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