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喷砂机无效
| 申请号: | 97235327.5 | 申请日: | 199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04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荣文 |
| 主分类号: | B24C3/00 | 分类号: | B24C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德 |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喷砂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机,特别涉及全自动喷砂机。
工业产品的制程中,为求工件上漆(喷漆)之粘附性佳,一般均先在工件的表面予以喷砂处理,以使后来的喷漆能易于贴附咬掣而不轻易脱落,一般是利用手持式的喷砂机加工,不仅施工不易,而且喷砂面的均匀度不易控制,又浪费工时成本,另外,工件的外表平面、曲面、球面不一,目前的喷砂机均是单一喷砂功能,即喷平面的机具无法适用曲面、球面的工件喷砂加工,往往一工件包含有平面及曲面,便依序循各机具的喷砂处理,因此,在加工效率上可说非常差,又传统喷砂作业的环境不佳,往往砂尘弥漫,喷砂人员处于不良的工作场所,时有职业病的产生,因此,实有对传统喷砂方式加以改良创新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平面、各种曲面的工件喷砂处理的全自动喷砂机,不但可全面自动化,且重要的是加工成品喷砂表面极为平均、效率高,在更换部分构件后可供平面、曲面的加工,又可使工作场所洁净,使喷砂处理的作业达到自动化、成效佳、适用性广、性能优异。
为达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由一机台、一滑座、一滑台、一动力感应装置、一供气装置及一控制箱所组成,机台左下方接设控制箱,上方机箱设有前、后侧门及一后门,供气装置包含空气泵、贮气槽、复数电磁阀、鼓风机、抽风管及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说机台,其机箱内部两侧设有滑轨,前方顶端设有一穿管,另侧设有喷砂室及集砂室,喷砂室内侧边对应等距固设数抵片,数调板固接其上,调板设有通孔,供喷枪接合及可调节螺接其位置,另喷砂室侧边开设具有进风口及抽风口的二开口,其内侧面间隔遮设一遮片;所说滑座,其上、下两侧固设二支轴,支轴两端枢接滚轮,滚轮枢嵌在滑轨中,使滑座枢设在机台内,滑座内底侧边设有滑轨,在底边中央固接一调距组件,其包含一固定块、一中心螺杆、一推块及一固按块,固接块往上固接滑台,中心螺杆穿设固定块及推块,调距组件的侧边设一轨板,滑座的前端接设一封闭的前板,并设有穿孔;所说滑台,底侧二端设有滚轮的二支轴,滚轮枢嵌在滑座的滑轨中,使滑台枢设在滑座内,滑台内设复数齿轮,向前突伸出数穿掣杆,各穿掣杆对合在前板的穿孔,穿掣杆前端供工件接设,滑台内的齿轮受固设其上的第一马达所驱动;所说动力感应装置,包括有一气压杆、一第一马达、一第二马达及第一、二、三触感器,气压杆两端分别固接在机台内顶端及滑座的前板后顶端,第一马达固设在滑台上,第二马达固设在滑座底端承架上,第一触感器设在喷砂室外接近滑座的机台适当处,第二、三触感器设置在轨板上,位于调距组件的两侧;所说供气装置,其抽风管分别接设至机台的穿管及喷砂室的一开口;所说控制箱,设有电源开关、紧急仃止按钮、备喷枪的喷砂时间设定钮、喷砂行程次数选择钮、全自动、半自动、手动的选择钮…等,且连接至动力感应装置。
上述滑座的前板前端近操作处另设一第四触感器,且连设一触线。前板设二水平穿孔及穿设二穿掣杆,在穿掣杆前端设二支架,供一小马达安装,小马达的轴心向上螺接一母模块。喷砂室外设一具视窗的门板,门板在适当处设二通孔,套上布套,可作为手动喷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喷砂机设有滑座、滑台、感应装置及控制箱,在滑台前端更换转台后,可实现同一机具对平面和曲面工件都能进行全自动喷砂作业,而且加工成品喷砂表面极为平均、效率高,工作场所洁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砂室及集砂室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台、滑座及滑台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台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座动作前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座及滑台的前进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台在喷砂完成时的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与控制面板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制面板的参考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平面喷砂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喷砂结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喷砂机,主要由一机台1、一滑座2、一滑台3、一动力感应装置4、一供气装置5及一控制箱6所组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荣文,未经蔡荣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5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保鲜瓶盖
- 下一篇:小型双动力联合收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