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浸出式快速脂肪抽出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33739.3 | 申请日: | 1997-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51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 发明(设计)人: | 郎泽明;申明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泽明 |
| 主分类号: | C11B1/12 | 分类号: | C11B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3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浸出 快速 脂肪 抽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仪器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对有机物质中所含的脂肪浸出提取的仪器。
目前,对大豆、花生仁、棉子仁、油菜子、饲料、粮油食品等有机物质中所含的脂肪量的测量,都是应用脂肪能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性质,将有机物质中所含脂肪浸出,再利用乙醚比脂肪的沸点低得多的性质,将乙醚溶剂蒸发分离,所剩物的重量,即为所含脂肪量的原理,一般采用索式、直滴式或其他改良型的脂肪抽出仪器实现的。这些脂肪抽出玻璃仪器,基本上都是由抽出烧瓶、抽出筒、冷凝管等三个部件、采用标准磨口连接而成。它们虽然都能比较准确地测出脂肪含量,但由于上述抽出筒(放置所测样品的)均在抽出烧瓶(放置乙醚的)之外,乙醚受热沸腾蒸发,该溶剂蒸汽进入冷凝管变成液体后再滴或流径被测样品,由于这种及其他结构上的缺限,使得抽提时间过长(直滴式一般5个小时,索式长达12小时),溶剂亦回收不便。如此,不仅浪费了水、电,增加了乙醚溶剂的消耗,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适应油脂和饲料加工业及时检测指导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脂肪抽出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浸出式快速脂肪抽出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仍由冷凝管、抽出筒、抽出烧瓶等三个部件,均采用玻璃标准磨口连接而成,其特征是:置于抽出烧瓶内的抽出筒的底部设有虹吸管,其与抽出烧瓶的磨口之下的外周部开有溶剂蒸汽的通孔;在冷凝管的下部加装一个三通阀门,在该阀门处加装有溶剂回收管。
本说明书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其部件冷凝管相对图1位置时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是冷凝管,2是抽出筒,3是抽出烧瓶,4是溶剂蒸汽的通管,5是三通阀门,6是虹吸管,7是溶剂蒸汽的通孔,8是溶剂回收管,9是冷凝管内的球形玻璃管,10和11分别是进入和流出球形玻璃管内的冷水的进口和出口。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附图即是一种实施例,它是玻璃器具,一般均采用吹制工艺制作。除前面已述冷凝管与抽出筒、抽出筒与抽出烧瓶均采用标准磨口连接外。为方便回收溶剂,在冷凝管(1)下部加装一个三通阀门(5),如附图所示它是由玻璃管套装一个玻璃栓棒、两者亦是标准磨口连接而成,但在玻璃栓棒相应的位置要开一横“丁”字形孔,使得在拴把垂直方向时,冷凝管上、下通,保证液体溶剂进入抽出筒,在抽取结束时,转动拴把90°呈水平方向时,上、下不通,从上到右通,液体溶剂即从冷凝管进入溶剂回收管(8),方便地实现溶剂回收的目的。为使溶剂蒸汽从抽出烧瓶上的通孔(7),经过抽出筒方便地、尽快地进入冷凝管,变成液体溶剂,在冷凝管一侧加装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蒸汽通管(4),使液、汽分路是比较好的。另外,关于冷凝管的组成部分,即其内的球形玻璃管(9),实施时亦可以呈蛇形管或者是蛇球结合玻璃管。附图所示冷凝管内的冷水通路是从进口(10),经球形管(9)再从出口(11)流出的形式,而溶剂蒸汽在球形管(9)之外,这种方式较好,当然亦可将水路与汽路调换。
本实用新型的用法基本不变,经试用,其测量时间缩短为20-40分钟。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快速、溶剂回收方便的突出优点和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水、电、降低溶剂消耗的积极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泽明,未经郎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3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胶发光楼梯扶手
- 下一篇:发电机非全相及大滑差异步运行过压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