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煤气放散阀无效
| 申请号: | 97233521.8 | 申请日: | 1997-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0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运;蔡漳平;高贤成;王道波;付国水;位连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高等院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秀华 |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煤气 放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尘炉气排放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排放炼铁高炉炉顶含尘煤气的高炉煤气放散阀。
冶金行业用于炼铁的高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尘煤气,煤气中含尘浓度达7~8g/m3,且灰尘颗粒大而坚硬。根据炼铁生产工艺及安全的需要,高炉每次开炉、停炉、检修及处于事故状态时,都需要对含尘煤气进行放散,因煤气含尘浓度较大,所以在放散过程的每一瞬间煤气中都有灰尘颗粒。煤气放散需要通过煤气放散阀来完成,目前冶金企业广泛采用的高炉煤气放散阀是由阀盖、阀座及阀体组成,阀座与阀体固定在一起,阀盖与阀座之间为轴连接,需要放散煤气时通过卷扬装置将阀盖打开,放散完毕后再将阀盖放下。在关闭放散阀时,因阀盖是沿与阀座间的连接轴逐渐放下,致使阀盖平面不能同时与阀座接触,较早结合的部位一般与阀座结合比较紧密;随着阀盖与阀座的逐渐接触,用于放散的面积逐渐减小,因而煤气流速加快,其冲击力也变大,致使阀盖的较迟结合部位逐渐磨损;另外在阀盖关闭过程中因阀盖与阀座间夹有灰尘颗粒造成阀盖密封不严而导致吹损也时有发生。再者,煤气放散时气流垂直向上单嘴喷发,噪声较大,对环境也构成一定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磨损及吹损,使用寿命较长,放散煤气时噪声较小的高炉煤气放散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煤气放散阀主要由阀盖、阀座、外筒组成,阀座与外筒固定在一起,它还有一个采用套筒滑动结构与外筒连接的内筒,内筒的上部与阀盖固定在一起。
上述的内筒内部中间部位有2~4层导向扳,在每层导向扳以下的内筒外壁上间隔地开有一层小孔。
上述的2~4层导向扳,其最上层导向扳为曲面倒锥形,下面的1~3层导向扳为曲面漏斗形;曲面漏斗的中空面积由下往上逐层递减,且最小不小于内筒截面积的1/4。
上述的每一层小孔面积之和不小于内筒截面积。
在最上层导向扳上端的内筒外壁上有一层密封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放散煤气时,内筒在外力作用下与阀盖一起升起,煤气流在导向扳作用下沿内筒外壁的小孔向四周排放,形成多嘴同频共振从而降低了噪声;放散完毕在外力作用下阀盖与内筒一起下降,当内筒外壁上的密封圈进入外筒后,煤气流被切断,使阀盖平面与阀座能在无尘状态下同步接触,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放散阀的磨损和吹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放散状态时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附图所示高炉煤气放散阀主要由阀盖1、阀座3和外筒7组成,阀座3和外筒7固定在一起,内筒2通过套筒滑动结构与外筒7连接且内筒2的上部与阀盖1固定在一起。内筒2的内部中间部位有3层导向扳4,在每层导向扳4以下的内筒2外壁上间隔地开有一层小孔5。最上层导向扳4A为曲面倒锥形,下面的2层导向扳4B为曲面漏斗形;曲面漏斗中空面积由下往上递减、但最小为内筒截面积的1/3。每一层小孔5的面积之和等于内筒截面积。在最上层导向扳4A上端的内筒2外壁上有一层密封圈6。
需要放散煤气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筒2及与之固定在一起的阀盖1同时向上升起,当内筒2外壁上的小孔5上升到阀座3以上后,煤气流在导向扳4的作用下,改变了向上喷发的方向,通过内筒2外璧上的小孔5均匀地向四周方向放射性排放。由于形成了多嘴同频共振状态,因而与煤气流向上单向喷发相比,较明显地降低了噪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在放散煤气结束后,同样在外力作用下,内筒2和阀盖1同时下降,当内筒2外壁上的密封圈6降入外筒7后,煤气流被切断,形成第一次密封,使阀盖1平面能与阀座3在无尘状态下同步接触,形成第二次密封,从而有效地减少放散阀的磨损和吹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未经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3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气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拼绘图形练习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