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囊式暖被干燥灭菌机无效
| 申请号: | 97233069.0 | 申请日: | 1997-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32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安从真;董建华;刘志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3/04 | 分类号: | F26B3/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邢雪红 |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式暖被 干燥 灭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中的干燥机。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干燥机,通常包括一个机体,机体内分为进风室、工作室和出风室,工作室位于机体一侧,出风室和进风室位于机体另一侧且上下分布;工作室内有发热元件和风扇,机体外的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经进风室进入工作室,空气经发热元件加热后在风扇作用下进入出风室,之后,热空气穿过出风室的出风栅再排入大气中,从而起到干燥作用。这种结构的干燥机往往是工作室与出风室相通,加热后的空气直接进入出风室;同时,出风室的出风栅是固定的,其出风方向角度较大且是不可调的,因此,只适合干燥周围空气,不适合用来暖被和灭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出风方向可调且能够用于暖被和灭菌的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的,它包括一个机体,机体内分为进风室、工作室和出风室,工作室位于机体一侧,出风室和进风室位于机体另一侧且上下分布;工作室内有发热元件和风扇,出风室呈蜗壳状,出风室的出风口呈椭圆形,并且出风室与机体活动连接。
蜗壳状的出风室一端开有圆形口,圆形开口处有一管径状突起,在对应的蜗壳状出风室另一端有一相同的管径状突起;工作室与出风室之间的机体内侧板上有一圆形通孔,通孔大小与出风室的管径状突起相适应,在与工作室对应的机体外侧板上设有可插入出风室管径状突起的凹槽,出风室两端的管径状突起分别插入工作室内侧板上的圆形通孔和机体外侧板上的凹槽内
进风室的正面为一可开合的门盖。
在进风室内储藏一气囊,气囊的进出口与出风室的出风口大小相适应。
在进风室与工作室之间的机体内侧板上设置空气滤清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出风室呈蜗壳状,其出风口出风角度较小,且出风室可相对机体转动,这样出风方向可以变化选择,除此之外,储藏一气囊,出风口的形状适合与气囊相连接,这样气囊与机体连接后,气囊内充满热空气,可以用此暖被、去潮和驱虫灭菌;还有,增设的空气滤清器可以对空气进行滤清,从而清新空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室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参见图1,它包括一个机体,机体内分为进风室1、工作室2和出风室3,工作室2位于机体一侧,出风室3和进风室1位于机体另一侧且上下分布;工作室2内有PTC发热陶瓷和风扇;参见图2,出风室3呈蜗壳状,出风室的出风口4呈椭圆形,蜗壳状的出风室3一端开有圆形口,圆形开口处有一管径状突起5,在对应的蜗壳状出风室另一端有一相同的管径状突起;参见图3,工作室2与出风室3之间的机体内侧板6上有一圆形通孔7,通孔7大小与出风室的管径状突起5相适应,在与工作室2对应的机体外侧板8上设有可插入出风室管径状突起的凹槽,出风室两端的管径状突起5分别插入工作室内侧板6上的圆形通孔7和机体外侧板8上的凹槽内。这样,出风室3两端的管径状突起5形成轴,可以在圆形通孔7和凹槽形成的轴孔内转动,从而实现可旋转式出风口4。
进风室1的正面为一可开合的门盖9,在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在进风室1内储藏一气囊,气囊的进出口与出风室的出风口4大小相适应。需使用时,拿出气囊,套在出风口上,气囊内充满热空气,可以用来暖被、去潮、驱虫灭菌。
在进风室1与工作室2之间的机体内侧板6上设置空气滤清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3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