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胸腹水引流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32455.0 | 申请日: | 199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67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毕宪杰;王用岭;郑志春;刘开智;郑志环;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宪杰;王用岭;郑志春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枣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振科 |
| 地址: | 277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胸腹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引流胸腹水的器械。
在现有技术中,临床上用于引流胸腹水的器械上由一段胶管,安装在胶管一端端头部的穿刺针所构成。抽吸胸腹水时注射器与胶管连接。在临床使用时,先在穿刺点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将灭菌后的无菌洞巾的洞孔对准穿刺点覆盖在穿刺点部位,局部麻醉后进行穿刺引流。在引流过程中,待注射器抽满管腔后就得由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夹住连接针头的胶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腹腔,同时取下注射器排出注射器管腔内的液体,再重新接上注射器,松开血管钳继续抽出胸腹水,需反复上述过程抽吸多次,在反复进行抽吸胸腹水过程中易牵动针头摆动,刺伤内腔器官,若操作不当易使气体进入胸腔而出现液气胸。另外,使用后的针头、胶管、注射器应及时消毒,但超过3-7天后需重新消毒方可使用。若消毒不彻底或超过使用,还易导致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胸腹水引流时针头稳定,不向胸腔内进气,不导致交叉感染的,只需一人操作的一次性胸腹水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引流管的上端头上插接一根针杆上带有侧引流孔的针头,为了便于在引流结束后向胸腹注射药物,引流管上串接有三通,三通的侧接头上套有一段连接注射器的软管,软管的端口装有便于塞封管口和拔出的塞子。套在引流管上的控制液体流速和通断的控制夹,引流管的下端头通过插接与集液瓶连通。集液瓶是长筒形上下端头封闭的具有收缩和扩张功能的软质塑料瓶。集液瓶的上端向集液瓶内插入有一根下端口脱离瓶底,上端口露出集液瓶的进液管,露出部分为引流管的插接头,集液瓶的下端从瓶底向瓶内插入有一根上端口高于进液管底口的液位平衡管,液位平衡管的下端口露出瓶底,露出部分为连接排液管的插接头。进液管和液位平衡管均为塑料管,通过热合与集液瓶构成整体结构。集液瓶的上端在进液管的一侧有一个与集液瓶构成整体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装有单向排气阀。液位平衡管露出的插接头上通过插接安装有一根排液管,排液管上套装有控制液体流速和通断的控制夹。
使用要求及效果:
引流前首先关闭引流管及排液管上的控制夹,用手将集液瓶捏扁,集液瓶的气体从单向排气阀排出,集液瓶呈负压状态。穿刺部位经消毒、局部麻醉后进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调节套装在引流管上的夹子,在集液瓶负压作用下,胸腹水经针头、引流管被吸入集液瓶内,待液位高于平衡管上管时打开套装在排液管上的夹子,胸腹水便不断从引流管进入集液瓶内,同时又不断地从排液管排出。因引流是连续进行的,避免了用注射器间断引流时更换注射器气体容易进入胸腹腔的弊病。当需要负压引流时,只要将套装在引流管和排液管上的控制夹关闭,捏扁集液瓶将气体排出,集液瓶即处于负压状态,此时打开套装在引流管上的控制夹,液体便被吸入集液瓶内,待达到压力平衡时关闭套装在引流管上的控制夹,打开排液管上的控制夹,手捏集液瓶,液体便从排液管排出,在不松手的状态下随即关闭排液管上的控制夹,松开捏集液瓶的手,此时集液瓶处于负压状态,打开套装在引流管上的控制夹,可继续进行负压引流。引流完毕后关闭套装在引流管上的控制夹,拔掉三通侧接头软管端头上的塞子,注射器与软管连接,将药物注入胸腔或腹腔内。此引流器只需一人操作,引流过程中针头稳定,杜绝了操作不慎而气体进入胸腔产生液气胸、刺伤内脏器官的弊病,同时也杜绝了因重复使而用产生交叉感染的机会。
一次性胸腹水引流器在进行生产时,它与做胸腹水引流时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无纺洞布、无菌纱布和灭菌试管一起封装在包内,医学领域称作穿刺包。它对于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极为适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在图中:1、针头 2、侧引流孔 3、引流管 4、三通 5、较管6、塞子 7、控制夹 8、单向排气阀 9、排气管 10、进液管 11、集液瓶 12、液位平衡管 13、排液管14、控制夹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引流管3为软质无毒塑料管,引流管3的上端头上插接一根带有侧引流孔2有针头1。串接在引流管3上的用于注射药物的三通4,三通4为无毒塑料制品。三通4的侧管头上套有一段连接注射器的软管5,软管5的端口装有便于塞封管口和拔出的塞子6。套装在引流管3上的控制液体流速和通断的控制夹7选用的是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上的全塑控制夹。引流管3的下端头通过插接与集液瓶11连通。集液瓶11是长筒形的上下端头封闭的具有收缩和扩张功能的软质塑料瓶,选用无毒塑料注塑成形。集液瓶11的上端向瓶内插入有一根下端口脱离瓶底,上端口露出集液瓶的进液管10,露出部分为引流管3的插接头,集液瓶11的下端从瓶底向瓶内插入有一根上端口高于进液管10底口的液位平衡管12,液位平衡管12的下端露出瓶底,露出部分为连接排液管13的插接头。进液管10和液位平衡管12均为无毒塑料管,通过热合与集液瓶11构成整体结构。集液瓶11的上端在进液管10的一侧有一个与集瓶11构成整体的排气管9,排气管上装有单向排气阀8,单向排气阀8是由一段橡胶管,其中一端口封闭,管壁上的一条排气缝所构成。液位平衡管12露出的插接头上插接有一根排液管13,排液管13上套装有控制液体流速和通断的控制夹14,套装在排液管13上的控制夹14选用的是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上的全塑控制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宪杰;王用岭;郑志春,未经毕宪杰;王用岭;郑志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2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