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诱蚊捕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31317.6 | 申请日: | 199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12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昭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昭仁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诱蚊捕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蚊捕蚊装置,尤指一种于一捕蚊瓶内设置可吸引蚊子的荷尔蒙,且配合在瓶内设置一诱蚊灯,及瓶口处设以一栓塞,并于栓塞底部组设一组刺须,及在栓塞顶部组设一具有间隙的限止瓣,而构成一具有诱蚊捕蚊及灭蚊功效的创新结构。
众所周知,台湾地处于亚热带,其湿热的气候为蚊虫孳生的有利条件,而每年一到夏天便时闻病媒蚊虫肆虐,到处引起疾病,近年又以蚊子叮咬传播的登格热疾病最叫人闻之色变。
为彻底避免蚊子传染疾病,防蚊灭蚊便是一件相当重要的工作;对于防蚊部份,主要是杜绝蚊子的生长空间,如积水的清除,但是清除所有积水实在是“知易行难”的工作,因此灭蚊便是最重要的工作。
以居家环境而言,可借由吊挂蚊帐防止蚊子叮咬,甚至配合蚊香、杀蚊剂、捕蚊灯的扑杀,但是蚊香、杀蚊剂的使用都适合小空间,特别是可密闭的空间,一旦用于开放的大空间,如户外、养殖场、果园等,其灭蚊的效果随扩散效应而递减,甚至不产生任何功效,所以在空旷空间使用传统化学药剂灭蚊的方式,功效不彰是完全可以预期得到的结果,至于以物理方式所制成的捕蚊灯,虽不会有扩散效应的缺陷,但在白天使用时,补蚊灯在阳光下并不能有效发挥吸引蚊子的功效,因此捕蚊效果大打折扣,如此捕蚊灯当然也属于未尽理想的物品。
此外,即使以传统的化学方式及物理方式进行灭蚊工作仍有未善之处,蚊香、杀蚊剂等物品,其成分中不乏有毒物质,而使此类化学物品以灭蚊时,又以密闭空间(通常将门、窗关上)空间最佳,因此当人再进入时,虽免会将残留在空气中的有毒药剂吸进体内,累积后对身体自然有不当的影响,所以此类化学药剂灭蚊的方式最好不使用。
而至于物理方式的灭蚊产品,如灭蚊灯,使用过程中不时发出相当大声的电击声音,噪音的形成对使用者一直是极大的困扰,而且在明亮的室内使用,灭蚊灯光的吸引力降低,所以效果并不如黑暗中使用,但又不能总是让室内处于黑暗状态,因此二难的情况下只好让灭蚊灯的功效处于低效能状态了,相对于室内的人也要小心蚊子叮咬。
有鉴于以上各种驱蚊方式不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诱蚊捕蚊装置,由一捕蚊瓶内设置可吸引蚊子的荷尔蒙及一可发出波长1300~1550um之光的诱蚊灯,配合在瓶口处组设一中空栓塞,栓塞的底部有一组伞状的刺须,栓塞顶部设置一具有间隙的限止瓣,如此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及荷尔蒙的双重吸引,本实用新型在室内、室外、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吸引蚊子的效果,而且一旦进入捕蚊瓶内后,要展翅出发时会分别受到刺须及滑轮球的限止而无法再出捕蚊瓶,终究死于捕蚊瓶内,如此以达到良好诱蚊、捕蚊及灭蚊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蚊捕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诱蚊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一透明的捕蚊瓶内挂设有一诱蚊灯,而捕蚊瓶的瓶口处容设有一中空的栓塞,栓塞的底部组设有一组呈伞状的刺须,而栓塞的顶部容置一具有间隙的限止瓣所构成。诱蚊灯是经过滤光处理,特别是内部表面涂覆耐高温的滤光材质,使灯泡在发光时,仅能发散出波长1300~1550um之可见光,而其余波长的可见光则被滤除。栓塞可制成上半段具有较大周径、空间,而下半段为较小周径、空间的阶级状,而上半段的空间与下半段空间的交接处形成弯折的卡抵缘,借此栓塞容置于捕蚊瓶的瓶口处,卡抵缘外壁面恰能卡制在捕蚊瓶的瓶口上形成定位,而限止瓣容置于栓塞中得由卡抵缘内壁限止不向下滑落。栓塞邻近底部的周壁可制作折叠构造,而折叠构造的底部可成形有一衔接部,衔接部的中心位置可供诱蚊灯所连接的电线穿过,而衔接部的外围则固接刺须。刺须是由若干针状细枝构成一端收束,另一端展开的伞状放射结构,其中收束的一端乃可环固于栓塞底部,而另一呈开展的一端则与捕蚊瓶内壁接触,借此该组刺须恰可在捕蚊瓶内形成网状形态,并阻隔在中空栓塞的底部与捕蚊瓶内部下方空间之间。限止瓣是由若干的弧形叶片借局部表面相对的方式组成一弧形体,而相邻叶片局部表面相对处恰可形成一道间隙。捕蚊瓶内可放置荷尔蒙以吸引蚊子。
以上,本实用新型同时以诱蚊的光线及吸引蚊子的荷尔蒙形成双重招引作用,不论是白天、黑夜都可产生良好的诱捕效果,而且不论室内、室外都相当的适用,对于居家环境,或是户外、养殖场等地方的环境品质都将有显著的提升。另,诱蚊灯(12)所发出的特定波长范围乃属可见光范围,而荷尔蒙诱蚊乃物生防治法则,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对人体、环境造成伤害,是为一种干净、健康、自然、无公害的诱捕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昭仁,未经郭昭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1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