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筒式潜水电泵无效
| 申请号: | 97231290.0 | 申请日: | 199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31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常庆昌;蒋文军;韩建华;叶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筒 潜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安装和维修潜水电泵的装置。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于潜水电泵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它广泛用于工农业输水、城市给水、轻度污水排放工程等领域,但是现有的潜水电泵在使用时,是将潜水电泵固定安装在水中,安装难度大,当电泵故障时或需更换时,需由潜水员潜入水中作业,费力费时,非常麻烦。潜水电泵本身属现有技术,如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生产的各种规格的潜水电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潜水电泵的安装、维修更为方便。
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该井筒式潜水电泵主要由潜水电泵1,井筒6和出水部件9组成,井筒6呈圆筒形,在井筒下端内侧设置有一圈锥面形支承座4,潜水电泵置于井筒内,在潜水电泵的下端设置有一锥面,该锥面与支承座4的锥面相对应,使得潜水电泵正好放置在支承座上,并自动对中定位,在支承座锥面与潜水电泵锥面之间有一O型密封圈5;出水部件位于井筒的上端,潜水电泵的线沿井筒上方引出。井筒采用钢管,支承座下面由与井筒相连的托板3及托筋2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实现预置井筒,泵到现场经过简单的安装接线即可运行,可简化泵站的土建及结构工程,节约泵站的工程造价,安装方便、快捷,当泵出现故障时,可将泵体吊出地面进行检修,而不必派潜水员潜入水下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由钢板卷成的圆形井筒6内部下侧焊有托筋2和托板3,支承座4用螺栓装于托板3上,它的锥面与潜水电泵1上的导叶体锥面相配合,之间用O型密封圈5密封,密封圈还承受泵体运行时的转矩,起止转作用,井筒6与底板7、加强筋8焊成一体,通过地脚螺栓装于地面,泵体的线从出水部件侧面的接线板10引出,出水部件采用三通管,三通管9通过法兰与井筒相连接,侧面为出水口11,上端加装井盖12。支承座与泵体的锥面配合结构可由局部Ⅰ放大视图清楚表示。
在实际安装时,可在泵站的地面预制一个圆洞,将井筒6沿圆洞伸入水中,井筒的深度视实际需要而定,井简通过底板7固定在地面上,这样就将井筒预置好了。当潜水电泵运至现场时,将泵体由井筒内放入并置于支承座上,由于两者系锥面配合,因而泵体能自动对中定位,实际上泵体与井筒非固定连接,所以泵体的放入和取出非常方便。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泵体的安装和取出,可在泵体上端设置起吊链(或绳),该起吊链一端固定在井筒的上方,当需要将泵体吊出时,起吊装置通过起吊链可方便操作。泵体放置好后。连接好三通管,接上电线,潜水电泵即可运行,水流沿井筒内部抽出,由出水口输出。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的潜水电泵,因其自重大,有的重达几吨,采用本装置,安装和维修显得非常方便,且工程造价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其结构和原理与笫一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是出水部件由过渡管13和弯头出水管14组成,过渡管及弯头出水管通过法兰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结构和原理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井筒是用混凝土预制件,预制出一个圆形井筒16,支承座置于井筒底部内侧的一圈凸台15上,井筒顶部有井盖12,侧面为出水口11,泵体的线从井盖12上穿出,出水口11可预埋一段带法兰的短管17与输水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未经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1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