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胸排气阀无效
| 申请号: | 97230318.9 | 申请日: | 1997-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27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国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炳俊;吴玉森 |
| 主分类号: | A61M1/04 | 分类号: | A61M1/04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云海 |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胸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气胸疾病的医疗器械。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治疗此症常用方法是水封瓶闭式引流法。即从胸膜腔内引出一根胶管插在一个盛有水的瓶子中的水面下2-3cm处,使胸膜腔中的气体从水中排出,并避免外界气体倒灌于胸膜腔中。治疗气胸时,患者必须随身携带一个盛水的瓶子,致使患者必须卧床治疗。这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自由,并且生活不能自理;另外,由于水封瓶的自重及常常固定于某个部位(如床架上),患者常常因活动不慎(如翻身、大小便等)易使胸内引流管脱出致使皮下、纵隔气肿;或水封瓶翻倒致使胸腔污染。从而造成治疗失败的严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影响患者活动自由的用于治疗气胸的气胸排气阀。
本实用新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胸排气阀,其特点在于包括:一个顶端有进气管(1)、下端有与该进气管连通的园筒(11)的阀盖(2),一个筒芯(6)同所述的园筒(11)相连接,所述的筒芯(6)的筒壁上开有排气孔(5),在筒壁上套有一层弹性薄膜(8)将排气孔(5)裹住,一个带有出气管(7)的阀壳(4)将所述的筒芯(6)套其壳中,并与所述的阀盖(2)固定连接。
其主要附加技术特征为:阀盖(2)的园筒(1)上有一圈防滑凸脊(3)。弹性薄膜(8)为乳胶膜,其厚度在0.01-0.04mm之间。筒芯(6)的筒壁上的排气孔(5)数量为8-30个,排气孔(5)的直径(φ)为1-2.5mm,排气孔(5)的孔沿(9)为弧状。排气孔(5)的有效总面积(S1)是所述的进气管(1)截面面积(S2)的2-10倍。筒芯(6)上的排气孔(5)至筒芯底边的距离(L)为3-8mm。阀盖(2)、筒芯(6)均由塑料制成,阀壳(4)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气胸排气阀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水封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其没有盛装液体,结构简单,重量轻(由塑料制成),故可粘贴于患者胸部任何部位。排气性能不受体位变化影响,无需卧床治疗,行动不受限制;由于胸腔膜中的气体是经多个裹有弹性薄膜的排气孔排出,故其排气性能好,安全可靠性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气胸排气阀的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气胸排气阀的结构剖示图;
图2为筒芯壁排气孔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气胸排气阀的结构包括一个顶部中心带有进气管1的阀盖2;在阀盖2下端为一个与阀盖进气管1连通并螺旋连接的筒芯6,该筒芯的壁上开有8-30个排气孔5,在筒芯6的外壁上套有一层由乳胶膜制成的弹性薄膜8,将排气孔5裹住并起密封作用。为了防止薄膜8滑落及保证筒芯6和阀盖园筒11连接处间的密封性良好,在园筒11上设有一圈防滑凸脊3,弹性薄膜8套至防滑凸脊3的上侧。一个用于保护弹性薄膜8在使用不受损坏并固定有一个出气管7的阀壳同阀盖2旋螺连接。为了减轻气胸排气阀的重量,组成排气阀的阀盖2,筒芯6及阀壳4由塑料材料制成。另外为了观察乳胶膜8的工作情况其中阀壳4由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
使用时,将从胸膜腔中引出的排气胶管10套接在气胸排气阀的阀盖2的进气管1上。使排气阀与胸膜腔连通。患者轻轻咳嗽,通过透明的阀壳4看到套在筒芯6上的弹性乳膜8扩张排气;吸气时,乳胶膜8自动封闭排气孔与防止气体逆向流入胸膜腔。此外,胸膜腔中的渗液也可以通过胶管10流进筒芯6,再经排气孔与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气胸的目的。
套在筒芯6上的乳胶膜8越薄,其排气灵敏度越高,但其强度变差,安全性降低。当患者咳嗽时,乳胶膜8便会在排气孔5上弹起回落。为了保证乳胶膜8的使用寿命,即排气阀的工作安全性,并且使从胸膜腔中排出的含有蛋白质的渗液能够从排气孔5中排出并不发堵塞,则乳胶膜8的厚度应选在0.01-0.04mm之间,排气孔5的直径φ选择在1-2.5mm间。为了防止乳胶膜8在排气孔5上弹起回落时被排气孔5的孔沿9割破,该孔沿设计为弧状(如图2所示)。为保证胸膜腔中气体能从筒芯6的排气孔5中通畅排出,则排气孔5的总面S1,应比进气管1的面积S2大2-10倍。筒芯6上的排气孔5至筒芯6底边的距离L选择3-10mm以保证乳胶膜8工作时的密封能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炳俊;吴玉森,未经国炳俊;吴玉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03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摘局部义齿用固位体
- 下一篇:卫生间用坐便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