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无效
| 申请号: | 97229885.1 | 申请日: | 199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5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隋志民;施效燕;居喜升;王燕京;隋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隋志民 |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空集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的吸热装置,具体是玻璃制作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目前污染严重,尤为我国大量燃烧煤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比较核能、风能等洁净能源,太阳能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造价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边远地区和家庭散居使用,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能源转换率相比较低,目前使用的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均是在双层玻璃管中置入一含有热交换介质的热管,双层玻璃管内壁的外表面有黑层,以增加热效率,黑层吸收的热量传递给热管,热管一端伸出双层玻璃管外并插入水箱中,热管的热量传给水箱中的水。其存在的缺点是热管与双层玻璃真空管内壁的内表面接触不紧,造成热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热效率高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在双层真空玻璃管内置入一根热管,热管的一端伸出玻璃管开口端的密封套,关键是在热管与玻璃管内壁之间有径向断面成C字形的软性导热铜箔,铜箔与热管固定连接,铜箔与玻璃管内壁接触面有一吸热涂层,铜箔与玻璃管内壁相接触。
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当阳光照射在真空管上时,内管外表面的吸收层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两玻璃管壁之间的真空阻止热量向外界传导,内管壁温度上升。通过铜箔和铜箔表面的涂层,将热量传给热管,热管内的传热介质将热量传到伸出密封套外的热管一端,进而将热量传递给水箱中的水,由于铜箔与玻璃内管壁直接大面积接触,得以大面积吸收热量,并且铜箔从径向看有一开口,则使热量迅速向位于中间位置的热管汇积,提高吸热面积,并且玻璃内壁与铜箔之间为直接热传导,提高效率并减少热损耗,故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在双层真空玻璃管内置有热管1,热管1的一端伸出玻璃管开口端的密封套,关键是在热管1与玻璃管内壁2之间有径向断面成C字形的软性导热铜箔3,铜箔3与热管1固定连接,铜箔3与玻璃管内壁2接触面有一吸热涂层4,铜箔与玻璃管内壁2相接触。
为提高铜箔3与玻璃管内壁2的接触紧密度,避免两者之间的空气的阻热作用是提高热传递效率的关键,因此在玻璃管内壁的空腔内置入保温材料玻璃棉5,玻璃棉5既有阻热作用,同时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向外有一定的压迫力,使软性铜箔3可与玻璃管内壁2之间接触的更为紧密度,另外也可在玻璃棉5的大致中间部分置有一近似柱状的聚氨酯6,装配时聚氨酯为液状,固化后膨胀,则可进一步提高铜箔3与玻璃管内壁2之间接触紧密度,并减少真空管内的热容。
为进一步提高集热管的热效率,可在铜箔2的内壁上涂有一层红外吸收涂层7,并在铜箔3和玻璃棉5之间置有一层与铜箔大小、形状相似的铝箔8、铝箔8和铜箔3将热管1夹在中间,该铝箔8可将铜箔散出的热反射回去,同时也具有提高向热管传热的作用。
为减少铜箔3和热管1之间的热阻,其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电阻焊后的接触区部分为熔为一体。
为进一步提高集热管的输出和转换效率,伸出密封套外的热管(1)的端头直径大于其在玻璃管内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志民,未经隋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9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涂机
- 下一篇:排油烟机的微电脑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