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轴踏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29832.0 | 申请日: | 199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193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9 |
发明(设计)人: | 柯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明珠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巨潮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轴踏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中央螺穿孔配合内螺套锁组于轴杆的外伸端上的自行车轴踏件结构。
传统自行车的轴踏件为轴踏管,均以端螺孔直接螺组在轴杆的外伸端上,供使用者踩踏操作,但在实际使用上,有如下述的缺失:
1.轴踏管单纯螺组于轴杆上,在踩踏使用中有旋动松脱的情形,不易为使用者发现,进而造成其崩落,使用者会失去平衡,发生危险。
2.轴踏管呈横架的圆柱形,供踩踏的面积过小,易造成使用者足部的疲累,且使用上较不易取得稳定平衡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轴踏件结构,它不仅能够防止轴踏件松动,而且增加踩踏面积,使用者会感到安全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轴踏件结构,该轴踏件螺组于自行车轴杆的两外伸端上,其特点是:该轴踏件中央设有一螺穿孔,且轴踏件表面至少具一承踏面,承踏面平行于螺穿孔的中心线,轴踏件螺穿孔内端侧的轴杆上预设有一内螺套,该内螺套与轴踏件的螺穿孔在轴杆上相对迫合,轴踏件的承踏面呈向上的状态固定。所述轴踏件螺穿孔外端的轴杆上螺组一外螺套,该外螺套与轴踏件的螺穿孔在轴杆上相对迫合。在所述内螺套与叉架锁螺件间的轴杆上预先加设一顶张件,内螺套与螺穿孔间迫合定位。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可达到防止轴踏件松动,保证安全,增加踩踏面积,使用舒适的目的。
以下通过附图对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首先,请先参阅图1、2所示,一种自行车轴踏件结构,该轴踏件10螺组在自行车轴杆11的两外伸端上,其特点是:该轴踏件10中央设有一螺穿孔12,且轴踏件10表面至少具一承踏面13,承踏面13平行于螺穿孔12的中心线,轴踏件10螺穿孔12内端侧的轴杆11上预设有一内螺套14,让内螺套14与轴踏件10的螺穿孔12在轴杆11上相对迫合(如图3所示),轴踏件10的承踏面13呈向上的状态固定(如图4所示),促使其达到增加踩踏面积、平衡稳定与高安全性的目的。
其中该轴踏件10螺穿孔12外端的轴杆11上,螺组一外螺套15,该外螺套15与轴踏件10的螺穿孔12在轴杆11上相对迫合,促使进一步提高轴踏件10组固定位的稳固性;在内螺套14与叉架16锁螺件17间的轴杆11上预先加设一顶张件18,内螺套14与螺穿孔12间的迫合定位,更加稳固且不易松脱。
上述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组合的相关位置做一详述,以下兹就其使用情形及预期达到的功效、优点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中央设有螺穿孔12的轴踏件10,在轴踏件10表面至少设一平行于螺穿孔12的承踏面13,并使轴踏件10的螺穿孔12配合内螺套14相对迫合,锁组在轴杆11的外伸端上,其中使轴踏件10的承踏面13呈向上的状态固定,以提供使用者踩踏的面积-轴踏件10的承踏面13大幅增加,且极容易供使用者得到平衡感,进而使用的安全性大幅提高,其中尤以使用轴踏件10的承踏面13,提供明显的舒适性,反之承踏面13若未保持向上的状态,则可视为松脱起始的象征,再者轴踏件10螺穿孔12外端轴杆11上,加设相对迫合的外螺套15,进一步提高轴踏件10组固定位的稳固性;同时内螺套14与锁螺件17间的轴杆11上另加设的顶张件18,更可防止内螺套14朝内不易查觉的松脱,彻底达到稳固、不松脱的高安全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明珠,未经柯明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9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