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对接通用型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7229822.3 | 申请日: | 199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0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浩川;叶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3/68 | 分类号: | H01R23/68;H01R9/09;H01R9/16;H01R13/65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通用型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型连接器,特别涉及电脑接口从万用异步收发器(UART)规格升级至通用串行总线(USB)规格的一种双对接通用型连接器。
目前电脑业界趋向于以标准化的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型连接器取代如D型(D-shaped Subminiature)连接器、微型连接器、打印机用连接器等现今的万用异步收发器(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结构下不同种类的输出/输入连接器。这可减少制造成本及开发不同模具的费用,也可简化电路基板上连接器的配置。然而,由以往的UART规格转换到未来的USB规格,可以预期将耗费很长的时间,因为这种规格的转换牵涉到许多相关的厂商及团体如:电路板制造商、连接器制造商以及其他周边制造商。所以,在这段规格转换的期间,电路板上需要有一些适应上述两种结构的配置,使以往UART规格的D型连接器或是新式的通用型连接器都能够选择性地安装于同一块电路板上,而不需增加任何的改变或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连接器,其可与传统的D型连接器在电路板上共用同一个固定孔,简化电路基板上连接器的配置,电脑业者可选用其不同系列的旧式D型连接器或新式通用连接器安装于同一块主电路板上,以配合不同层次的客户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双对接通用型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由两个带有对接端的元件整合而构成;至少两个以上的与标准通用型连接器对接的开口,分别设于带有对接端的元件上;数个通道,贯穿带有对接端的元件并与开口连接,其中容纳对应数目的端子;遮蔽绝缘本体至少一壁面的遮蔽装置;及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固定装置。绝缘本体的第一尺寸位于对接纵长方向上,其比标准结构的通用连接器的尺寸大;绝缘本体的第二尺寸位于横宽方向上,第二尺寸等于D型连接器尺寸,而双对接通用型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两侧向下延伸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D型连接器的两个板固定装置间的距离,使并列双对接通用型连接器与九接脚D型连接器以选择、互换的方式安装在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简化电路基板上连接器的配置,增强了对于同一电路板选用不同连接器的灵活性,且不必增加任何的改变或步骤,将原来一个九接脚D型连接器的接口增加至两个新型USB元件,这样可改进电脑处理的性能。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有助于全面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其中显示该实施例的前方部分;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其中显示该实施例的后方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3为传统九接脚D型连接器的立体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安装至电路板的立体视图;
图4B为图3的D型连接器安装至图4A所示的电路板的立体视图。
下面详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均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图1A、图1B及图2为一双对接通用型连接器10(下称通用连接器10),包括由两个带有对接端的元件14结合而成的绝缘本体12。该元件14包括一对接开口16及一水平向内延伸的壁面18,四个通道20贯穿元件14,并与对接开口16连通,四个端子通道(未图示)设置于壁面18的下缘。每一个元件14中容纳有四个端子24,端子24的接触段26水平容纳于上述端子通道中(未图示),而焊脚部28则垂直容纳于元件14后方的相应的收容槽30中。其中每一个元件14均设有四个收容槽30,因此在绝缘本体12的后方部位共设有八个收容槽30,其间隔均为0.1英寸。标准通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可参考相同的发明人、申请人于一九九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在美国的第08/522,066号申请。
第一遮蔽壳体32(图2)包括前壁面34及两侧壁面36,用以遮盖绝缘本体12上的前绝缘壁面38及两侧绝缘壁面40。其中前壁面34具有两个排成一线的接合开口42,分别对应于元件14的对接开口16,若干倒刺44自对接开口16的端缘向内延伸,并与另一具有遮蔽壳体的对接通用型连接器(未图示)构成电子与机械性质连接。第一遮蔽壳体32的侧壁面36设有卡固孔46,用以卡固绝缘本体12的绝缘侧壁40上所设置的卡固凸块48,卡固勾50容纳于绝缘本体12后方的容纳凹部52内。在两侧壁面36的邻近底缘56中心处向下还设有板固定装置54,用以把电连接器10固定在电路板100(图4A)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9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食品真空膨化机
- 下一篇:采油油井油层孔道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