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构造的挡土块无效
申请号: | 97227823.0 | 申请日: | 199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206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明龙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构造 土块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建筑材料的构造,尤指一种挡土块构造。
先前有关土木工程将挡土块应用在驳坎、水渠、景观挡土墙....等方面,是已为知技术;由于这类挡土块是中空高压的混凝土块,具有低成本、施工省时、省工,无污染性等优点,所以在景观设计的考量下,被广泛的使用在许多工程作业上。
已知的挡土块单元通常是形状为几何图学与结构力学的结合,包含有二个相对设在挡土块单元上的梢孔;梢孔是用来设置由玻璃纤维材质制成的插梢,每一个相邻接的挡土块单元和单元之间,经该插梢与排列在上层的挡土块单元交叉组立。
就像那些熟习此技术的人所知悉,每一个排列在一起的挡土块单元之间,并没有确实的连结组织,而所述的插梢只通过相邻接的上层单元与下层单元之间,因此相间隔排列的挡土块单元的连结关系,通常变得比较脆弱;这些因素反应在一墙面工程是当这墙面工程受到其他物体的撞击时,往往造成插梢的断裂或局部挡土块单元的移位或倾斜、滑动等情形,尤其是排置在比较上层的部分。而通常设置在较底层的挡土块单元,因组合的重量叠置,往往比较稳固。
代表性地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揭示了挡土块单元应用在土木工程的类似的先前技术;虽然已存在应用不同结构来达到相同目的的创作,而它们也被发现可设置在一般的挡土系统方面,来构成一个墙面工程,并且具有较理想的景观设计,虽然如此其亦被发觉无法兼顾,即无法在不增加原来施工的复杂性的原则下以简单的构造设计,来建立确实的连结组织,降低它们因撞击产生滑移的情形。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构造的挡土块,以改善已知产品的因其他物体撞击易产生移位的情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构造的挡土块,是具有一由边端壁与上、下平面界定而成的墙单元,该墙单元包括:
形成在墙单元上、下平面一对称位置的梢孔,和从梢孔边缘到边端壁的横向沟槽,并有一插梢设置于所述梢孔之内;以及
设在接近墙单元两边端壁的区域上的槽孔部分;有一固定器通过,连结轴线方向的墙单元,以形成一集体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插梢是可为一H形体,包含一横杆和连接二端的轴杆部份;而该槽孔部分是为一长状或条状构形。
本实用新型藉一在墙单元接近两边的区域上所设的槽孔部分供一固定器通过,而连结各排层的墙单元,可以形成一负载的集体作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构造的挡土块,该墙单元沿梢孔边缘向两边端壁是形成了横向沟槽,该横向沟槽在上、下排层的墙单元叠置时,将共同界定一间隙来收容一被选取H构形的插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很简单的将横向与轴向的各单元墙确实联结在一起,可大为改善已知产品的受撞击易产生移位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并显现出相当大的进步性。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他目的与功效,将于下文中配合附图举实施例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
如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墙单元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与上层墙单元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墙单元至设定高程,且允许固定器通过的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对照说明:
10……墙单元 11、11′,12、12′……边端壁
13、13′……上、下平面 14、14′……梢孔
15、15′……横向构槽 16、16′……槽孔部分
20……插梢 21……横杆
22、22′……轴杆 30……固定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改良构造的挡土块,包括有一墙单元,概以参考标号10表示之;墙单元10是一个经边端壁11、11′、12、12′与上、下平面13、13′界定而成的一几何形体。墙单元10具有在上、下平面13、13′一对称位置的梢孔14、14′,及从梢孔14边缘到边端壁11、11′的横向沟槽15、15′;因此,每个墙单元10可以经一插梢20设置在所述梢孔14、14′而实施互相连结相邻的墙单元。插梢20在所举的实施例中,是选取了一H形体,有一横杆21连接二端的轴杆22、22′部分;两相互邻接的墙单元10将因该横向沟槽15、15′与上排层墙单元10共同界定出一间隙来容纳插梢20的横杆21;这意味着每一个邻接的墙单元10将彼此建立一个确实的连结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明龙,未经蔡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7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