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97227133.3 | 申请日: | 199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8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蔡斌;李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斌;李启霖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H01H4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群芬 |
地址: | 657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属于基本电气元件。
目前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心广泛采用接触器控制主电路或大容量电路的通断,这些接触器都由一个电磁线圈,一付叠装软磁芯,与动、静触头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给线圈供电产生磁场,使磁芯吸合带动触头接通或断开。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线圈必须长期通电工作,才能保持磁芯吸合。线圈长期通电,会持续消耗电能,不仅耗能大,且会导致线圈发热,影响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耗能小,使用寿命长的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现有的软磁叠装磁芯改为整体的硬磁芯,利用硬磁材料储能、保持、稳定的磁性特点,通过相关电路对接触线圈的正向供电或贮能电容C3的反向放电,使磁芯充磁或退磁,达到控制触头的目的,此种接触器一经充磁,磁芯饱和磁化,充电电流迅速截止,充磁时间小于1秒,磁芯保持吸合,线圈不必再有电流,此时整个电路处于保持状态,功耗比传统产品小10-35倍,电路断开时依靠相关电路中贮能电容C3的放电,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触头复位,硬磁不会产生涡流,故磁芯不必叠装制作,减少了制造的复杂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磁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磁芯运动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静、动磁芯(1)(2)都为整体E字形硬磁块,动、静磁芯通过连接点(3)(4)与控制电路接通,当电路通电时,电路对接触器线圈(L)供电,静磁芯(1)被充磁,动磁芯(2)被吸引,两磁芯吸合,并依靠硬磁芯所储磁能保持吸合,线圈不消耗电能;当电路断电时,电容C3放电,电流反向流过线圈(L),磁芯退磁、动磁芯(2)带动触头复位。
控制电路由一个整流电路,一个钳位电路和一个退磁电路组成;二极管D1、D2、D3、D4为整流电路,(5)、(6)为外控电流输入端,经D1、D4整流后的电流经过D5由(3)端向接触器线圈L供电,并对贮能电容C2、C3充电,C2、C3电位迅速上升,充磁电流截止,电路进入保持状态,仅有微量电流通过;
BG1、R1、C3、C1、R3共同组成钳位电路;在磁芯充磁及保持时,控制BG2截止,R1为钳位管BG1提供正向偏置电流C1消除脉冲对BG1的干扰,R3使钳位可靠。
BG2、R2、R3、C2、C3、C4、D5、D6及线圈L组成退磁电路,当(5)(6)端断电时,C2、C3由D6、R2、R3为BG2提供偏置电压、电流、使BG2导通,C3充磁时贮存的电能由(3)(4)端经线圈L、三极管BG2释放,线圈产生磁场对磁芯退磁,D5阻止C3向钳位电路放电;D6阻止C2向L放电,使BG2导通时间延长,C3充分放电。
在该控制电路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中,R1为190KΩ,R2为170KΩ,R3为160Ω,均为1/2W,C为1/μf,C2为22μf,C3为22μf,C4为3.3μf;均为耐压400 V的电解电容;二极管D1-D4均为1 N4007;三极管BG1为2SC 2073,β为110,BG2为BUT11A,β为1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噪声、节能、比相同容量的常规传统接触器节能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斌;李启霖,未经蔡斌;李启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7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总配线架上内、外线模块成端的卡线刀
- 下一篇:起道拔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