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残液石油液化汽罐无效
| 申请号: | 97225339.4 | 申请日: | 199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1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弼春;李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弼春 |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7/04;F17C13/04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单淑梅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残液 石油 液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汽罐,特别是燃烧后不留残液的液化汽罐。
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液化汽罐由于没有特殊装置使得液化汽罐内残留的残液不能燃烧,不但造成浪费,将其倒掉也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做了多种努力,如在液化汽罐的底部设置加热装置等措施,这些都只能减少部分残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无残液石油液化汽罐。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液化汽罐有一个罐体,其上顶页面装有汽化阀,该阀由阀体和其内的阀芯和阀座构成,阀座的一端通过螺纹与阀体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与罐体上盖固连成一体的汽化阀安装座上,阀座的中心孔上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液管的一端,阀座上的进汽孔和阀体与阀座形成的圆台形进汽空腔相连通,阀芯主体为圆柱形,中心开有内螺纹孔与控制螺杆构成运动付,阀芯的工作面为一圆锥体,该圆锥体穿过圆台形进汽空腔顶端插入阀座的圆锥孔内,尾端插入阀体的圆锥孔内,形成一个圆锥体工作面与阀座、阀体的圆锥面配合严密的针阀。
本实用新型由于汽化阀的阀座中心孔安装有油管,这样在罐体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将罐体底部液体送入针阀,针阀将液体分子群变成液体膜与通过汽孔进入阀中的汽体相遇而被击碎,并对液体分子加大内能使其汽化,尚没有汽化的液体分子被带入燃烧炉内燃烧,因此罐内不留任何残液,使得相同重量的液化汽燃烧时间延长,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环境污染,也简化了罐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
图2为阀体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汽化罐有一个圆柱形罐体1,其上顶面装有汽化阀2,汽化阀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有一个阀体2,其内装有阀芯3和阀座4,阀座的一端通过螺纹与阀体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与罐体固连成一体的汽化阀安装座5上,阀座的中心孔上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插到罐体底的液管6的一端,阀座上的进汽孔与阀体和阀座形成的圆台形进汽空腔相连通,位于阀体内的阀芯主体为圆柱形,中心开有内螺纹孔与控制螺杆构成运动付,螺杆由手轮7控制转动,阀芯的工作面为圆锥体,该圆锥体的安装位置是穿过圆台形进汽空腔的圆锥孔,顶尖段插入阀座的圆锥孔内形成一个针阀。该装置的工作过程是:松开手轮,罐内油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沿液管进入汽化阀,在打开阀接触圆锥体后,形成圆锥面状的液态薄膜进入阀体圆台形进汽空腔后与石油液化汽相遇,在压力的作用下液态薄膜被碰撞碎,并使液态分子内能增大变成汽态分子,随同由罐内输入汽化阀内的石油液化汽一起进入燃炉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弼春,未经李弼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5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网网座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洗衣机的桶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