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复合空心内胎无效
申请号: | 97225223.1 | 申请日: | 199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29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发明(设计)人: | 宋河金;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河金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复合 空心 内胎 | ||
本实用新型属运输设备部件,主要涉及车辆轮胎的结构。
公知轮胎多为充气型,已被广泛采用,该结构轻便,富有弹性,适用范围广。但密封不太可靠、维修的工作量较大,内胎补漏已是这种结构的一项经常性维护内容,从而给使用带来不便。实体弹性轮胎则克服了这一不足,已见使用;但其弹性、寿命、重量、皆因结构的改变而有所影响,也限制了使用的范围。介乎二者间的结构多见报导与披露,但均属设计乃至探讨阶段,尚未出现在市场和实际应用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需人为充气,使用中亦无漏气之虑的弹性复合空心内胎的结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弹性复合空心内胎也包括高弹性中空环管,但其管壁厚度在足以使内胎环管形成支持车轮工作的变形力的数值范围内取其较小值;同时环管外表面制有沿过轮轴线的横截面圆环径向伸出的柱台、锥台半球型或其组合的弹性凸起,凸起在环管外表面均匀分布;环管的外形尺寸均应依与车轮和外胎保持紧密配合的要求决定。这样,适当的管壁厚度可以使相应的弹性材料产生足以满足工作要求的弹力,并保持较小重量,弹性凸起则增加了弹性环管工作的柔顺性和对不同负荷的适应能力,外形尺寸的限定是出于与相关部件协同工作的需要。很明显,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与充气无关,且重量、工作柔顺性要尤于实体轮胎,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环管可制成带有两端的开放式,并由与环管中环状空腔相配的联接销相联,在联接销中段制有端面垂直联接销弧状轴线的台肩,中空环管的端段则配制与该台肩相配的凹槽,凹槽在中空管轴线上的弧长应略长或等于所述台肩的相应长度,凹槽的内径不小于台肩的外径,所述联接销的轴线应与中空环管使用状态的的相应圆弧段一致。这样,开放式环管便于内胎的拆装,带有弧线轴心及台肩的联接销可使开放式环管两端的联接符合使用要求,凹槽和台肩的配合既可保证联接销的轴向定位,又使中空管的联接处配合紧密、联接平顺。
本实用新型所述联接销亦为中空环管状,借以沟通销两端所联内胎的内腔,使联接平顺。
本实用新型利用外表面带有均布弹性凸起的高弹性中空环管状内胎,满足了轮胎使用中对内胎在弹性、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诸方面的要求,从而克服了现有充气轮胎的主要弊端。开放式的联接销结构可使拆装简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可全面满足对轮胎的使用要求。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1为锥台状复合内胎过轮轴线横截面剖面图;
图2为内装式内胎联接装配状态示图;
图3为半球型凸起复合内胎过轮轴线横截剖面图;
图4为整体式内胎联接装配状态示图;
图5为外凸型内胎联接装配状态示图。
图中:1、锥台状弹性凸起2、夹层3、半球型弹性凸起4、外凸型联接销5、内装式联接销6、台肩7、(台肩)槽8、整体式联接销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是用于普通自行车,其弹性复合空心内胎采用普通充气内胎相应尺寸,可与常规外胎配用,如图1、2。
本例为开放型,采用中空的弹性环状管材,其外表面制有锥台状的弹性凸起1,在环管外表面均匀分布,开放环管的一个端面制有凹入的环槽7。本例还制有带台肩6、轴线为弧状、截面为圆环的联接接头5,接头的轴线与环管管的中心线一致,接头中段所制台肩6其长度与外径不大于环管两端贴合后所形成凹槽7的深度和内径,接头两端段与环管内孔为过盈配合。将本例借助工具装于车轮,而后包装外胎,即可投入使用。
第二例如图3、4,其结构与第一例基本一致,只是弹性凸起制成半球形2,联接销8与管体制成一体,伸出段与另端的内孔配合。其余与例一一致,可用于山地车。
第三实施例如图5,与例一一致,只是联接销台肩外径与内胎环管管外径一致,环管端面为平面,此时台肩长度应计入内胎周长的装配尺寸考虑,其余同上。
以上各例中联接销亦制成管状,有利内胎工作平顺。
对于不同车型所配内胎的具体尺寸范围情况如下:
弹性复合内胎举例参考诸元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河金,未经宋河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5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