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物悬垂性测试仪无效
| 申请号: | 97224718.1 | 申请日: | 199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10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沈毅;姚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华;沈毅;姚跃飞 |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巧玲 |
| 地址: | 31003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悬垂 测试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其产品为织物静态和动态悬垂性测试仪。
织物悬垂性是指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反映了织物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是评价织物外观风格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市售的织物悬垂性测试仪主要有:
英国锡莱发展有限公司和詹姆斯海尔公司生产的“CUSICX”悬垂试验仪,其原理是用光源和抛物镜将试样悬垂轮廓投影到绘图纸上,然后用称重的方法测出试样投影面积,以投影面积与原面积之比表示静态悬垂系数。
日本大荣精仪制作所研制的YD-100型织物悬垂度试验仪,其原理为:试样以0.5转/分速度旋转,用光电扫描装置对试样进行扫描,检测试样的投影面积,计算出静态悬垂系数。用电灼笔记录试样的轮廓曲线供参考。该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测量精度不高,测试指标较单一。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所研制的“电脑多功能织物悬垂风格测试仪”,(专利公告号C2059440U),采用一“F”形机械光电扫描装置对旋转的试样进行逐点扫描处理,得到试样的投影轮廓,求出静、动态悬垂系数,硬挺度和活泼率等指标。该仪器测量指标较全,并能打印输出投影轮廓曲线,但采用机械——电式装置,由凸轮驱动扫描方式,导致光源强度分布不够均匀及电路零点漂移,造成织物悬垂性的测量精度不高,影响了实际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测量精度高,测试指标齐全,操作方便,结构合理,能动、静态测试织物悬垂性风格的织物悬垂性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如下措施来实现:
采用CCD图像传感器代替传统的光电传感器直接获取试样的投影轮廓,克服因采用光电传感器而产生的光源分布不匀、光强变化、电路零点漂移、试样透光率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使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得到保障;采用较为廉价的线型CCD图像传感器件,达到抗干扰和与通用计算机相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电源开关、电机、传动机构、旋转平台、升降托板,其特征在于旋转平台与升降托板组成放置试样平台,旋转平台由同步电机、传动齿轮及主轴组成的传动机构控制旋转平台旋转;升降托板设在导柱上,导柱固定在底板上,导柱内设弹簧,升降托板由电机、传动齿轮、一端卷绕在卷取轮上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托板上的钢带、导向轮组成的传动机构带动沿导柱作下、上运动;旋转平台上方设光源导槽,光源导槽内设光源、透镜组、三棱镜,在三棱镜正下方设CCD图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平台下方设控制旋转平台位置的平台位置传感器,升降托板下方设控制升降托板位置的托板位置传感器。
测试时,将织物试样放置于由旋转平台与升降托板组成的平台上,按电源开关,升降托板电机启动,经传动机构带动导柱上的升降托板沿导柱向下运动与旋转平台相分离,织物试样自然下垂;启动同步电机,经传动机构驱动主轴旋转而带动旋转平台旋转;同时打开光源导槽内的光源,经折射,将试样的悬垂影象投射到CCD图像传感器上,CCD图像传感器对试样进行采样。本实用新型由一台计算机控制电机的运转,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便得到静态参数。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平台由同步电机控制分别以低速10ms和高速4ms进行采集静、动态信息,并由计算机处理得到静、动态悬垂系数和硬挺度波峰值等一系列动态参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式的线扫描技术,利用线型的CCD图像传感器替代传统的光电传感器,解决了因光源分布不均匀、光强变化、电路零点漂移、试样透光率不同等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同时采用了计算机与测试主机相分离的设计,提高了测试仪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使扫描点数和扫描精度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测试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满足涤纶仿真织物的悬垂性测试要求,也适用棉、毛、针织、丝绸等织物的测试要求,具有较广阔的市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1.三棱镜2.光源、透镜组3.CCD图像传感器4.升降托板电机5.传动齿轮6.卷取轮7.传动齿轮8.同步电机9.传动齿轮10.钢带11.同步电机12.导向轮13.底板14.弹簧15.面板16.导柱17.升降托板18.旋转平台19.平台位置传感器20.主轴21.托板位置传感器22.传动齿轮23.传动齿轮24.传动齿轮25.离合器26.光源导槽
根据图1、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华;沈毅;姚跃飞,未经周华;沈毅;姚跃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4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烟烟箍
- 下一篇:卡式管道燃气节能减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