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淬火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3086.6 | 申请日: | 199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014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元刚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淬火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的淬火冷却技术,主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淬火冷却装置。
现有的淬火冷却系统一般都具有搅拌、循环和加热、冷却功能;但其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如法国的O、D、Dorigo设计的淬火装置如附图所示,其包括有淬火槽1、溢流槽3、加热器4、冷却器12和储液槽9,淬火槽中由一块隔板6将淬火槽分成上下两部分并由隔板上许多相互平行的短管5将上、下两部分连通,热介质经冷却器冷却后到储液槽并经泵回到淬火槽底部。在循环回路中设置一个储液槽对稳定介质温度是有利的,但当介质需要加热时经过整个回路和储液槽将消耗很多的热能。另外用相互平行的短管进行导向易使液体流向工件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造成工件不同部位的冷却速度不一样,由此可增大工件变形等淬火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淬火冷却装置, 使其可控能力提高。同时还具有对工件冷却均匀和对介质加热节省热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完成其发明任务:主要包括有淬火槽、溢流槽、加热器和冷却装置,在介质冷却回路中设置一连通管,连通管两端将淬火槽上部出口和下部进口连通构成介质加热回路,设置两个用以控制冷却回路两端开闭的控制阀。
设置有用以控制连通管开闭的控制阀。
冷却装置可为储液槽。
冷却装置可为冷却器。
冷却装置可为冷却器与储液槽串联的组合体。
淬火槽中的导向短管上部管口均朝向淬火槽中心,提高工件底面和侧面冷却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淬火冷却装置在介质冷却回路中设置连通管和控制阀,构成加热回路,加热时减少了加热介质的容量,降低了加热时的能耗;介质导向短管的方向设置,提高了工件底面和侧面冷却的均匀性,克服了现有淬火冷却装置存的缺陷。
实施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冷却装置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冷却装置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现有淬火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结构:包括有淬火槽1、溢流槽3、加热器4和冷却装置,淬火槽1中设置用以检测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传感器2,传感器2上还装有测温元件用以测量介质温度,隔板6上设置的介质导向短管5其上部管口均朝向淬火槽中部。溢流槽3内装有电热器4用于加热介质,冷却装置为储液槽9。在冷却回路中设置一连通管13,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淬火槽出口通道和入口通管上,将淬火槽1与储液槽9连通构成加热回路,并相应设置控制阀8、10,连通管上设置控制阀11,介质冷却回路中有泵7。
当介质温度低需要加热时,关闭阀8、10、打开阀11使介质通过连通管13和泵7形成回路,在循环状态下对介质进行加热;当介质温度较高但仍不需要冷却时仍用连通管13形成循环回路,当介质温度较高需要冷却时,打开阀8、10、关闭阀11或使部分介质流过连通管13与经冷却后的介质混合后经泵送到淬火槽中。
如图2所示,冷却装置可为冷却器12。
如图3所示,冷却装置是一个冷却器12与储油槽9串联的组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工学院,未经洛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3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生产带锐角软包的液体灌装机
- 下一篇:电子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