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极电插座无效
| 申请号: | 97222668.0 | 申请日: | 1997-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10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陈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电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53 | 分类号: | H01R13/453 |
| 代理公司: | 浙江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祯祥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极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插座,特别是一种两极电插座。
市售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两极电插座,当其同一系统插头的双插销经面板上的双扁圆插孔触及单保护门并克服复位弹簧的推力时,保护门即沿滑轨离开封住双扁圆插孔的位置,双插销得以进入基座与插套组件实现正常的电连接。拔出插销,保护门在复位弹簧的推力作用下沿滑轨返回封住双扁圆插孔的位置,从而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但当单插销或单个异物插入触及保护门并克服复位弹簧的推力时,单插销或单个异物也同样可以进入基座与插套组件接触。家庭中使用上述构造的电插座时,如果小孩因好奇或大人不注意,将单插销或单个异物插入插座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上述构造的电插座工作时的安全保护功能是不完全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安全保护功能完全的两极电插座,该插座只允许同系统插头的两个插销插入,不允许单插销或单个异物插入与基座中的插套组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两极电插座,包括带边框凹槽,双扁圆插孔,滑轨的面板,所述滑轨上复有保护门,与所述凹槽边框匹配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内嵌有插套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双扁圆插孔位于凹槽中部的面板上,所述滑轨为双道滑轨,所述滑轨内侧对应双扁圆插孔中部位置分别设有凸块,所述保护门包括两个半门,各半门两端分别设有斜面,所述两个半门的拼接处设有能相互匹配搭接的凹凸构造,所述保护门中部设有与双道滑轨相匹配的双道滑槽,所述滑槽凸起的一对内壁中部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缺口,所述滑槽内壁之间的凹槽中嵌有拉簧,所述拉簧两端做成弯钩形,并分别勾入保护门两侧面的孔中将两个半门组合在一起,所述保护门嵌入凹槽中时,保护门上的双道滑槽复在双道滑轨上,所述凸块分别嵌入缺口中,保护门处于封住双扁圆插孔位置,基座内插套组件之间的间壁顶面左右分别设有宽度与保护门宽度相适应的斜面,同时形成四个立面,所述基座与面板内的凹槽边框对接时,所述保护门的下底面搁在基座间壁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两极电插座可以将保护门的下底面做成下翻的折面形或弧面形。
本实用新型两极电插座的保护门平时定位在封住两个扁圆插孔的位置上,工作时同系统插头的两插销由插孔进入并触及保护门两端的斜面,当插头插入的力量能克服拉簧的拉力时,保护门的两个半门分别沿滑轨上下分开,插头的两插销进入基座中与插套组件实现正常的电连接。插头由插痤中拔出时,保护门的两个半门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沿滑轨重新复位到封住两个插孔的位置。当单个插销或异物经插孔触及保护门的一端时,保护门绕基座中间壁的顶面向一侧倾斜,保护门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被间壁顶面上的两个立面所挡住,保护门的另一端也因为有凹凸构造的搭接而不会分开,因此单个插销或异物不可能将保护门的两个半门推开,完全杜绝了单个插销或异物与基座中插套组件相接触的可能性。与已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两极电插座工作时的安全保护功能完全、可靠性高。经试验,本实用新型产品完全符合GB2099.1-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即“用同一个系统的插头的一个插销朝垂直于插座正表面的方向,向一个插孔的保护门施加40N(牛顿)的力达1min(分),保护门不损坏”。作不带电机械插拔寿命试验6000次不损坏,超过国家规定5000次标准。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用新型的构造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插座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电插座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插痤的面板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4是保护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保护门的一个半门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保护门嵌入图3所示面板凹槽中时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电插座的基座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构造示意图(无插销插入时的工况);
图9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构造示意图(有双插销插入时的工况);
图10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构造示意图(有单插销或单个异物插入时的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电器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电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2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无接触芯片卡内支撑半导体芯片的元件
- 下一篇:加密联控车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