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燃气红外线采暖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97222608.7 | 申请日: | 1997-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5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义 |
| 主分类号: | F24H1/34 | 分类号: | F24H1/34;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玉致,陈传林 |
| 地址: | 13201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燃气 红外线 采暖 锅炉 | ||
一种自动控制燃气(包括:石油液化气、煤气、沼气等)红外线采暖锅炉,属于采暖设备。
现有的具有立式火管锅筒的锅炉以煤为燃料、由人工操作。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但这种锅炉由于燃煤需经常除灰,易污染环境,灰尘易积在火管锅筒的内壁上,影响锅炉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燃气为燃料、无污染、热效率高、且能实现自动控制的燃气红外线采暖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控制燃气红外线采暖锅炉,由立式火管锅筒(1),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立式火管锅筒(1)的底部设置由壳体(19),在壳体(19)内设置隔板(18),在壳体(19)上装有多孔红外线辐射板(17),固定有双引射管(20、21),在双引射管(20、21)的端部固定有支架(22、23),在支架(22、23)上固定有喷咀(12、13)组成的燃烧器(9),在立式锅筒(1)的烟道颈部固定有外罩(2)构成的锅炉和由安全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构成的控制装置组成。
所述的安全控制装置由装在安全控制盒(3)内的固定板(4)上的安全控制电路(26)通过导线与电磁阀(5)直接组成。
所述的安全控制电路(26)由装在锅炉立式火管锅筒(1)的水套管(25)上的光电传感器(24)通过导线与运算放大器IC3,电位器W1、W2和电组R1组成。
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由装在温度控制盒(8)内的固定板(7)上的温度控制电路(28)通过导线与电磁阀(6)连接组成。
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28)由温度传感器三级管T1,电位W3~W9,电阻R2~R5,定算放大器IC4、IC5,三级管T2和数字显示温度计(36)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燃气红外线采暖锅炉同现有的以煤为燃料,由人工操作的立式火管锅筒的锅炉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在保留立式火管锅筒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红外线辐射燃烧器,以燃气作为燃料,且由安全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来实现自动控制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热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
下面利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自动控制燃气红外线采暖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燃烧器(9)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电源电路(27)和安全控制电路(26)图。
图5为温度控制电路(28)图。
参照图1~3,锅炉的立式火管锅筒(1)用钢板和钢管经焊接构成。在锅筒(1)的侧壁上设有斜孔,水套管(25)装在斜孔内、且焊接固定在锅筒(1)上。在锅筒(1)的底部设置燃烧器(9)。燃烧器(9)由壳体(19)。在壳体(19)内设置隔板(18)形成两个燃烧区(10、11),壳体(19)上端固定的多孔红外线辐射板(17),壳体(19)的两侧壁上的引射管(20、21),引射管(20、21)端部固定的支架(22、23),支架(22、23)上固定的喷咀(12、13)组成。燃烧器(9)的喷咀(12)与管路(15)连接,设有外罩(2),外罩(2)套置在锅筒(1)的烟道颈部。
参照图1,控制装置由安全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安全控制装置由安全控制盒(3),在安全控制盒(3)内设置的固定板(4),在固定板(4)上固定的安全控制电路(26)通过导线与电磁阀(5)连接组成。电磁阀(5)可采用公知的电磁阀,电磁阀(5)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路(14)连接,出气口与管路(15)连接。安全控制电路(26)的光电传感器(24)装在水套管(25)上。温度控制装置由温度控制盒(8),在温度控制盒(8)内设置的固定板(7),在固定板(7)上固定的温度控制电路(28)通过导线与电磁阀(6)连接组成。电磁阀(6)可采用公知的电磁阀,电磁阀(6)的进气口与管路(15)连接,出气口与喷咀(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义,未经王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2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