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保温板材管壳成型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97222484.X | 申请日: | 1997-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08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杰;全豫晋;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正杰 |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汤建武 |
| 地址: | 841014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保温 板材 管壳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柔性保温管壳的成型模具,是一种柔性保温板材管壳成型模具。
目前,管道保温采用岩棉管壳、板式柔性保温材料、半圆式硅酸盐类保温材料;其中,岩棉管壳密度大、防水性能差,对环境污染较大;板式柔性保温材料、半圆式硅酸盐类保温材料操作性能差、施工工作量大,不易成型,难于保证施工质量,其中半圆式保温材料的硅酸盐类成份含量较高、密度大、塑性小;而板式柔性保温材料无法满足长距离、大孔径的管道保温要求;半圆式硅酸盐类保温材料采用冲压式模具,此种模具优点是成型容易、成型速度快等,但模具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成型产品尺寸易受限制,因而不适应目前日益发展的管道保温要求。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的柔性保温板材管壳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柔性保温板材管壳成型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而内模为刚性管体,外模为柔性薄板,并且外模能包在内模外,且外模上有使其包紧在内模外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可为绳索;锁紧装置也可为锁紧把手和绳索,并且绳索通过将外模两侧的锁紧把手相互锁紧而使外模包在内模外;锁紧装置也可为锁紧把手和螺栓,并且螺栓通过将外模两侧的锁紧把手相互锁紧而使外模包在内模外;锁紧装置也可为锁紧把手和卡紧扣,并且卡紧扣通过将外模两侧的锁紧把手相互锁紧而使外模包在内模外;内模两端有定位档头。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总装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向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1的内模与定位档头的装配图,
附图5为附图1的外模展开图,
附图6为柔性保温板材未成管壳前与附图1中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7为附图6的C-C向剖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模,2为内模,3为定位档头,4为柔性保温板材,5为锁紧把手,6为管壳接口。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5所示,该柔性保温板材管壳成型模具包括内模2和外模1,而内模2为刚性管体,外模1为柔性薄板,并且外模1能包在内模2外,且外模1上有使其包紧在内模2外的锁紧装置;使用时:如附图6和7所示,首先将柔性保温板材4置于柔性外模1上,其次将刚性内模2置于柔性保温板材4上,并用锁紧装置使柔性外模1将柔性保温板材4紧包在内模2上,然后将圈成管壳的柔性保温板材的管壳接口6用粘结剂粘住,所用粘结剂可为聚乙烯醇或水玻璃或羟甲基纤维素,最后打开锁紧装置并将外模1展开,使内模2与柔性保温管壳相分离,这样就得到了成型的柔性保温管壳。
其中,锁紧装置可为绳索,利用绳索就可将外模1及柔性保温板材4包紧在内模2上;如附图1至7所示,锁紧装置也可为锁紧把手5和绳索,并且绳索通过将外模1两侧的锁紧把手5相互锁紧而使外模1及柔性保温板材4包紧在内模2外;同理,锁紧装置也可为锁紧把手5和螺栓,并且螺栓通过将外模1两侧的锁紧把手5相互锁紧而使外模1及柔性保温板材4包紧在内模2外;锁紧装置也可为锁紧把手5和卡紧扣,并且卡紧扣通过将外模1两侧的锁紧把手5相互锁紧而使外模1及柔性保温板材5包紧在内模2外。
为了在成型时防止柔性保温板材因受力不匀而使其壁厚不均匀,如附图4、6和7所示,内模2两端最好有定位档头3,并且定位档头3是可从内模2上卸下的。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得的柔性保温管壳时,可将柔性保温管壳直接套在需要保温的管道上;当管道较长而不易套上时,可先将柔性保温管壳纵向沿管壳锯开一面,其次将锯开一面的柔性保温管壳包在需要保温的管道上,然后将锯开的管壳接口用粘结剂粘住,所用粘结剂可为聚乙烯醇或水玻璃或羟甲基纤维素。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因而利用该柔性保温板材管壳成型模具可达到成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容易安装、保温效果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正杰,未经许正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2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