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启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0501.2 | 申请日: | 199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308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武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启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启动装置。
请参阅图1,为习知摩托车启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习知摩托车启动装置1包含有一启动马达11、一设于启动马达11上的启动齿轮12、一设于曲轴10上的斜板13、一设于斜板13一侧的皮带驱动盘14、多个夹设于斜板13与皮带驱动盘14间的重捶滚子(ROLLER)15、一穿设于皮带驱动盘14内的衬套(BOSE)16、一与皮带驱动盘14同轴枢设的皮带驱动齿盘17、以及一连设于皮带驱动齿盘17上的脚启动齿盘171等构件;其中,习知摩托车的启动装置1具有电动启动与踩踏启动两种启动方式,在电动式启动时,是藉驾驶者按压摩托车把手上的启动键(图中未示出),以驱动启动马达11运转,进而带动启动齿轮12连动皮带驱动齿盘17旋转,以带动曲轴10转动,供人员骑乘;当需以脚踏式启动时,驾驶者仅需踏动反冲踏板(图中未示出),藉以驱动脚启动齿轮19,使得脚启动齿轮19带动脚启动惰齿轮18再连动脚启动齿盘171,使皮带驱动齿盘17旋转,以带动曲轴10转动,而同样达到提供人员骑乘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市面上摩托车所用的皮带驱动齿盘17由于需受启动齿轮12或脚启动齿轮19的驱动,故需考虑其本身强度问题,因此一般均由铁材质制成,其与皮带驱动盘14结合一起驱动皮带时,铁质的皮带驱动齿盘17散热性差,容易因与皮带的高速摩擦而产生过热现象,甚至导致皮带断裂;再者,铁质皮带驱动齿盘17的重量较大,造成摩托车启动负荷偏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皮带消耗、且具提高散热性及降低启动负荷的功效的摩托车启动装置。
依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铁质皮带驱动齿盘内联设有一铝质的散热盘,该散热盘上凸设有散热片,以提高散热性,避免设于皮带驱动盘与散热盘上的皮带因过热而产生断裂,以有效减少皮带的消耗,另藉铝的密度与质量均小于铁的特性,使得铁质皮带驱动齿盘与铝质散热盘结合的整体重量较习知皮带驱动齿盘为轻,而使其旋转效果更佳,进而减少启动马达的启动负荷。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启动装置主要包含一启动马达、一设于启动马达上的启动齿轮、一设于曲轴上的斜板、一设于斜板一侧的皮带驱动盘、多个夹设于斜板与皮带驱动盘间的重捶滚子、一穿设于皮带驱动盘内的衬套、以及一与皮带驱动盘同轴枢设的皮带驱动齿盘等构件;其中,皮带驱动齿盘中央处呈镂空状,于镂空处联结有一铝质的散热盘,该散热盘一侧面上凸设有散热片,且该侧处固设有一脚启动齿盘,皮带驱动齿盘或脚启动齿盘被驱动旋转时可连动曲轴转动,而启动装置的皮带介置于散热盘与皮带驱动盘间而传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散热性,避免设于皮带驱动盘与散热盘上的皮带因过热而产生断裂,以有效减少皮带消耗,另藉铝的密度与质量均小于铁的特性,使得铁质皮带驱动齿盘与铝质散热盘结合的整体重量较习知皮带驱动齿盘为轻,而使其旋转效果更佳,进而减少启动马达的启动负荷。
进一步地,该皮带驱动齿盘上凸设有多个定位耳,而散热盘上对应凸耳处开设有接合孔,该凸耳利用铆钉固定于接合孔处,使得皮带驱动齿盘与散热盘固结而互为连动。
而且,该脚启动齿盘一体成型于皮带驱动齿盘上,且皮带驱动齿盘上开设有多个可供散热盘上的散热片穿置的开孔,相邻两开孔间形成有连杆,且该连杆穿置于散热片空间隙,藉以可与散热片相互牵制而为互动。
为了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效以及构造特征有更详尽明确的了解,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下。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所示为习知摩托车的启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皮带驱动齿盘与散热盘组合平面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部分组合剖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皮带驱动齿盘与散热盘组合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0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