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0293.5 | 申请日: | 199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9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正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8 | 分类号: | D01G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异物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是指一种利用气流来清理、输送棉花的机械,隶属于纺纱制造纤维的初期处理的棉花清理及异物分离技术范畴的实用新型。
目前于纺纱前道的作业过程中,其中有一道是将棉花内杂质清除的程序,一般生产者称为“清棉”或“清花”,而综观目前运用于清棉流程的机械,其主要是设有一集棉机30(如图4中所示),该集棉机30内是设有一可输送棉花20的尘笼风车组合31,而该集棉机30的底部则再连接一清棉机40,清棉机40的内部设有一对给棉辊子41,并于该给棉辊子41的下方设有一打手42,而清棉机40的底部则连接一开棉机50,开棉机50内则分别设有辅助辊子51及给棉辊子52,并于该给棉辊子52的一侧设一针梳打手53,并于该针梳打手53的对立于给棉辊子52的这一侧形成一出棉口54。
利用上述结构可将棉花20由集棉机30送入于清棉机40及开棉机50内,以打手42及针梳打手53插嵌于棉花20内部,将位于棉花20内部的杂质予以梳拨出,最后再由开棉机50的出棉口54送至下一流程,此乃为现阶段常见的清棉程序。
由上述习用的清棉程序来看,似乎已能达到清理棉花20内部杂质的作用,而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就清棉的成效及清棉后的品质来分析,则可发现以下问题:
一、内部细小且较轻的杂质不易分离干净:由于目前清棉的方式皆以打手42插嵌于棉花20内部进行梳拨,如此的方式对较大型且重量较重的杂质(如碎石子等)尚可去除,但有时棉花20中仍会带有棉花20的碎壳及细枝等细小杂质,则此等细小杂质打手42常会无法打击分离出,而残留于棉花20内部。
二、以打手插嵌梳拨的方式,易造成棉花20天然纤维的破坏:承上所述,由于传统清棉方式是以打手42插嵌棉花20内梳拨杂质,但在打手42梳拨打击的过程中,常会损伤破坏棉花20原本的天然纤维,如此反而造成后续将棉花20捻拈成纱线时,产生不均匀及强韧度降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在纺纱制造纤维的棉花初期处理时,使比重较重的杂质能掉落,达到有效的清理棉花内杂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使本实用新型在清理棉花内杂质时不破坏棉花天然纤维,使棉花捻拈成纱线后,达到保有良好的均匀度及较佳强韧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其特点是:该异物清除装置的顶部形成一入棉口,底部则形成一主入风口,另于异物清除装置两侧各形成一吸风口及一副入风口,该吸风口上设有吸风装置,并于吸风口靠近主入风口的通道边缘处,凸设有数排梳棉板,欲清理的棉花由入棉口送入,向吸风口输送。
上述的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主入风口的侧面上,斜向枢设有一主风力调节板。
上述的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主风力调整板的板面上枢设数根可伸缩的调整杆,该调整杆是凸伸出主风力调整板的板面外。
上述的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副入风口上穿设有数个螺孔,并于螺孔的外侧另设有一副风力调整板,该副风力调整板相对于螺孔的板面上各剖设有一纵向延伸的长条孔,在各长条孔内设有将副力调整板定位于副吸风口上的一个螺栓。
上述的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吸风口靠近主入风口的侧缘凸设有数排自由侧成梯齿状凹凸的梳棉板。
上述的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吸风口及副入风口间斜设有一导棉板,该导棉板的自由端形成一向吸风口弯折的弯弧缘。
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式异物清除装置的优点主要是:
1.利用气流带动棉花运动,可以将比重较轻的的杂质予以排出,再以气流带动棉花拍打碰击梳板,而使比重较重的杂质由拍打而掉落,从而有效地清理棉花内杂质。
2.利用气流式的清棉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在清理棉花内杂质时不破坏棉花天然纤维,使棉花捻拈成纱线后,仍保有良好的均匀度及较佳的强韧度。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传统清棉机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正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明正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0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锥塞式电连接器
- 下一篇:微车扰流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