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人婴儿车无效
| 申请号: | 97219107.0 | 申请日: | 1997-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3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7/00 | 分类号: | B62B7/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人 婴儿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双人婴儿车。
一般家庭都可能不只有一个小孩子或婴儿而已,而可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婴儿或小孩子都需要婴儿车(因为其可能相差一、二岁或是双胞胎),而现今家庭大都是属于小家庭且同时是上班族,因此往往单一的家庭主妇都必须同时看顾两个小孩子,此时如果家庭主妇在出门时要推两台婴儿车的话,其一定会造成相当大的不方便,更容易因为无法完全照顾到,而可能产生危险,因此其无法完全符合主妇们在使用上的实用性,因此双人婴儿车也就因应而生了;
由于双人婴儿车的设计是可以供主妇们更方便的乘载两个小孩,因此其考虑的不仅是其结构稳固性,更必须考量到主妇的使用实用性方面,例如要考虑到一个主妇在摊开或收折双人婴儿车时的方便性及省力性的特征,而习用的双人婴儿车结构请参看图1、2所示,其主体的结构都是由各别的底杆11、21,底杆连动杆11’、21该第一、二婴儿车10、20,其主体的结构都是由各别的底杆11、21、底杆连动杆11’、21’,第二底杆11”、21”,侧杆13‘23、坐杆14、24及承置杆15、25所组成,而一般的双人婴儿车乃是利用同一的连结杆30来结合两台单一的婴儿车10、20,如此而会使得主妇们在使用上造成相当大的麻烦,兹就以上的论点加以论述如下:
1、此种双人婴儿车在欲收折时,必须同时将第一、第二婴儿车10、20的底杆11、21及其顶杆12、22弯曲收折,也就是其主要必须将底杆11、21弯曲收折如图3的所示才能将双人婴儿车收折起来,图示虽然简单,但是其在动作上却不简单而且相当麻烦,因为当将第一婴儿车10的底杆11收折时,其底杆11一方面会受两底杆分杆111,112同时收折的缘故,且底杆分杆111因会受第二婴儿车20的反作用力而必须承受第二婴儿车20的各杆应力,因此无法完全有效地将底杆11予以收折,也就是说其会因为同时牵动连结杆30、第二婴儿车10、20的各构件杆(图中未标示)、侧杆23、坐杆24及本身的侧杆13、坐杆14的缘故,而会使得主妇们在收折底杆11时会感觉第二婴儿车20对底杆分杆111的拉力很大;
因此在收折时常会感觉到第二婴儿车20好像也施一个反作用力,而使得第一婴儿车10的底杆11相当难收折,且一次收折弯度不大,而必须赶忙将第二婴儿车20的底杆21也收折,但同样地会感觉受到第一婴儿车10也有一个反作用力在拉引,且收折弯度不大,所以在收折时常常都需要第一台底杆11先略微收折再第二台底杆21略微收折,然后再回到第一台底杆11再略微收折以此顺序不断地收折,因此可说是相当地麻烦且不方便,此为其一之缺失。
2、如果如上所述,而同时将两底杆11、21收折的话,仍会由于同时牵动第一、二婴儿车10、20的各构件杆、侧杆13、23及坐杆14、24的关系,而产生应力相抵消的情形,不仅使得主妇们收折时要花费较大的力量及较长的时间外,而且必须同时利用双脚或双手同时作动将两底杆11、21弯曲收折,因此足知其在收折动作上是非常麻烦的。
3、此种双人婴儿车由于是第一、第二婴儿车10、20结合的结构,因此在材料上的花费也是相当多的,而会造成成本上的提高。
4、习用的双人婴儿车不仅是在收折上会有如此不实用性的弊端外,同样地其在摊开时也会因为应力抵消的关系而产生不易摊开的弊端,这对家庭主妇来讲都是相当地不方便。
5、习用的双人婴儿车结构,由于其弯折控制块31是设置在两婴儿车10、20的底杆11、21中间,因此在弯折时会受互相的作用力而抵消,因此该连结杆30及侧杆13、23所受的应力相当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习用的双人婴儿车损坏时,其连结杆30容易凹曲变形的缘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人婴儿车,可以使得双人婴儿车在收折或摊开时更加方便及省力;且更能增加结构稳固性,同时也能降低成本,因此相当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人婴儿车,包括一第一婴儿车及第二婴儿车及连接两婴儿车的连结杆,而第一、第二婴儿车分别由底杆、底杆连动杆、第二底杆、侧杆、坐标及承置杆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连结杆上滑设有第一、第二、第三滑动块,该连结杆穿过第一、第二、第三滑动块所设的滑动孔;
一连结片,该连结片的两侧设有固定孔;
且第一滑动块上设有固定孔,该第二底杆及连结片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滑动块的固定孔上;
该底杆连动杆藉锁固元件及分隔块固定于第二滑动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豪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9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