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吊式衣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7218892.4 | 申请日: | 1997-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83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助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助钦 |
| 主分类号: | A47G25/44 | 分类号: | A47G2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樊炳章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衣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悬吊式衣架结构,尤指一种可安装在墙上,并可随使用之需要而上、下升降的创新结构,借此更有效的利用室内空间,以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
日常生活中有关于衣物的收置方法,不外是利用衣橱(柜)或是挂衣架等提供适当的挂置空间,使衣物有固定位置得以放置。此种方式虽可达到收置衣物的目的,但不论是使用衣橱(柜)或是挂衣架,其均是置放在房间内,更具体而言是放置在房间的地面上,这样在原本已经不大的房间空间内,还要预留出一片空间来供衣橱(柜)、挂衣架摆置,相对的便缩小了应有的居住空间,换句话说,习用的衣橱(柜)及挂衣架的使用,限制并且降低了室内空间的有效使用率,并未真正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所以亟待进一步改良。
有鉴于以上所揭露习用结构仍有缺陷存在,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悬吊式衣架结构,利用一转动杆配合绳索接设一挂杆,并且配合适当的卡制定位,使得挂杆可上、下移动,而且整组装置结构呈悬空状态,借此不占居家活动的空间,使空间的利用可大幅提高,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悬吊式衣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构造包括有:
二固定片,是对应固设在墙上:
一转动杆,是穿置在该二固定片之间;
一齿轮,是套装定位在该转动杆上,且紧邻在一固定片一侧;
一控制臂,是一端枢设在紧邻齿轮之固定片表面,并且在枢设位置上安装有一扭力弹簧,使其可以往复摆动,而另一端则是对应卡制在该齿轮之齿纹间,使该齿轮受到限止,此外,在适当位置接设有一降索,并可以拉动;
二转动轮,是分别安装定位在该转动杆的二端,且其周边上均绕设有绳索;
一挂杆,其二端分别与各转动轮上之绳索的另一端结合,借此与该转动杆相连接形成一体;
一拉升轮,是安装定位在转动杆一端与一转动轮相邻,其周边绕设有升索,且该升索的绕转方向恰与各转动轮上的绳索绕转方向相反。
所述的挂杆可由若干短杆互相组接而成。
所述各固定片的上、下方可组设有若干支杆,而且相对应之支杆可彼此连接构成一框架结构,象这样在该框架结构外再套设一套层即可形成一悬空设置之衣橱。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虽安装在较高的位置,但其用以挂置衣物的挂杆可随着使用者的需要,快速、简便的降到预定高度,以方便使用者挂、取衣物,而不须另备杆子以辅助挂、取衣物,故方便性与实用性无庸置疑而且安装在室内不致占用起居空间,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有非常长足的进步,为习用结构所不能比拟。
现以较佳实施例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构件组装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图。
图号部份
10固定片 11固定片
2转动杆 3齿轮
4控制臂 40扭力弹簧
42降索 50转动轮
51转动轮 52绳索
6拉升轮 60升索
7挂杆 80支杆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悬吊式衣架结构,主要是由二固定片10、11、一转动杆2、一齿轮3、一控制臂4、二转动轮50、51、一拉升轮6及一挂杆7所共同组合而成,其中该二固定片10、11是对应固设在预定位置,如墙上,而该转动杆2则穿置在二固定片10、11之间。其次,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齿轮3套装定位在该转动杆2上,而控制臂4则枢设在紧邻齿轮3之固定片10表面,并且在该枢设位置上安装有一扭力弹簧40,使其可以往复摆动,(在枢设位置可配合适当的卡制构件如C形扣,以达到该控制臂确实定位之目的),其次,该控制臂4的一端可对应卡制在该齿轮3之齿纹间,使该齿轮3受到限止,且适当位置接设有一降索42,可拉动该控制臂4,而另一端表面则对应齿轮3周面,相距适当间距。
请配合参阅图1、图3所示,该二转动轮50、51是分别安装定位在该转动杆2的二端,且其周边上均绕设有绳索52,而挂杆7是可由若干短杆互相组接而成,其二端分别与绳索52的另一端结合,借此与该转动杆2相连接形成一体。至于该拉升轮6安装定位在转动杆2一端,并可与转动轮50相邻,且其周边绕设有升索60,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该升索60的绕转方向恰与转动轮50,51上的绳索52绕转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助钦,未经陈助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8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