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容器盖把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7218149.0 | 申请日: | 1997-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7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协龙 |
| 主分类号: | B65D8/00 | 分类号: | B65D8/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容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容盖把结构。
目前市场销售水壶式样繁多,但大多数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主要由一本体(1)及上盖(3)和把手(2)所构成,本体(1)与上盖(3)呈分开结构,故当欲打开上盖(3)时,须一手扶持本体(1),一手拉着上盖(3),而当欲盖合时,同样须要一手扶本体(1),一手持上盖(3),必须双手进行才能完成盖合和拉开动作,尤其在加倒开水于其本体(1)内部时,相当不便,除费时又有烫伤之危险,上盖放置在其他地方还容易污染,很不卫生。不仅是水壶,其它容器也是如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容器盖把结构,使其可藉把手上下扳动,而使上盖自动作开启闭合,达到省时又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其可藉把手下下扳动,而使上盖自动作开启闭合,达到单手即可操作,使用快速方便又安全。本方案系在本体(1)的一侧设有可翻起开闭的上盖(3),而于把手之两内侧,则设有具档片之连杆,内连杆一端设于把手上端,另端之凹座则设于上盖(3)两侧轴部,藉把手上、下扳动,使上盖(3)能自动作盖合及开启,能自动作盖合及开启。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例:
图1为常见水壶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及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开启立体及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1)为本体、(2)为把手、(21)透孔、(22)为轴部、(23)为内连杆、(231)为挡片、(24)为凹座、(232)为透孔、(233)为梢、(3)为上盖、(31)为耳部、(32)为轴、(33)为轴部。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本体(1)的一端设有具透水之凸块(11),而上盖(3)于其下方一侧则设有具透孔之耳部(31),利用一轴(32)将上盖(3)与本体(1)之凸块(11)结合并可作上扬下盖于本体(1)口部之活动体,而本体(1)之两侧设有型把手(2),把手(2)与本体(1)连接处设有透孔(21),以供设于本体(1)上之轴部(22)为使把手(2)能与上盖(3)作连锁动作反应,于上盖( 3)两侧设有轴部(33),而在把手(2)两侧内另设有挡片(231)之内连杆(23),内连杆(23)其一端具有透孔(232),藉梢(233)固定于把手(2)的上端,在没有挡片(231)的一端则设凹座(24),以供上盖(3)两侧之轴部(33)套合,因此当把手(2)向上提拿时,内连杆(23)其设有透孔(232)并与把手(2)上端固接之作用,会将上盖(3)盖合于本体(1)之上方缺口部,同时把手(2)受到内连杆(23)之挡片(231)作用,故把手(2)不会向另侧翻,即限位于垂直位置,当欲呈水平时,把手(2)开启上盖(3),仅须将把手(2)反向翻,把手(2)会将内连杆(23)带动,而内连杆(23)则带动上盖(3),而将上盖(3)自动开启,因此操作方便、省工省力,单手即可操作,更不会发生污染和烫伤等意外事故。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此种结构可用于多种容器盖把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工省力,防止污染和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协龙,未经刘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81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头电动拆轮工具
- 下一篇:自锁分档式机械密码锁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