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分离式协力车无效
申请号: | 97217906.2 | 申请日: | 199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997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9 |
发明(设计)人: | 邱平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平然 |
主分类号: | B62K13/02 | 分类号: | B62K13/02;B62K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分离 协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方便拆装的可分离式协力车。
如图1所示,已有的一种可分离式协力车1,主要是由一第一部自行车11、一连体杆12及一第二部自行车13组构成(如图2所示),连体杆12的连结片121是与固定在第一部自行车11座垫111的一固定片112相互连结,在连体杆12末端分支出一组套接管122,各该套接管122下方开设有一开口123,开口123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的两凸块124,并且该凸块124各穿设一穿孔125,该第二部自行车13前端分设有一组插接管131,该插接管131前端各收束形成一插接段132,第二部自行车13与连体杆12组装时,是将该第二部自行车13插接管131的插接段132插入在该连体杆12套接管122中,然后,分别以两组快拆14穿入该套接管122凸块124的穿孔125,以便迫固连体杆12、以及第二部自行车13。接着,将一插梢15穿过位于底部套接管122的一穿孔126及位于底部插接管131的一穿孔133,再将插梢15的一弹性环勾151环绕套接管122外周,使第一部自行车11、连体杆12及第二部自行车13连接在一起。
另外,该连体杆12顶部的套接管122上设有一束环127,该束环127配合一螺柱128、螺帽129将一把手16固定于束环127上,成为第二部自行车13的把手16。第二部自行车13上设有一组连动器17,该连动器17与把手16上的煞车线连接以便刹车。
上述以往的可分离式协力车1虽然可组装成为一部协力车或者是分离成两部一般的自行车,但是,该协力车1主要是在组套接管122与组插接管131相对合后,再固接装配,如果套接管122或接管131在成型后,发现两套接管122或两插接管131的距离产生无法配合插接的状况时,必须用力将套接管122或接管131往外扳开或向内压合,使它们相互对合套接,但是,这种用力的方式必须以双点施力来进行,而用双点施力的方式比较不易套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离协力车,它可以更方便地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协力车是由两部自行车组成,在第一部自行车的一座垫支柱上连接设有一连体杆,该连体杆末端分支成为一组套接管,位于底部的套接管下方设有一长条状的开口,开口两侧设有两凸块,该凸块各穿设有一穿孔,第二部自行车设有一组插接管,位于底部的插接管前端收束成为插入位于底部的套接管的一插接段,一快拆穿经凸块的穿孔并且固定;其特点在于:第一部自行车的一套接管末端设有外螺纹,并且一衔接套管内设有内螺纹,套接管的外螺纹与衔接套管的内螺纹螺固,而第二部自行车顶部的插接管前端也设有外螺纹,插接管的外螺纹螺套于衔接套管的内螺纹。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协力车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已有的可分离式协力车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已有的可分离式协力车特征部份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特征部份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特征部份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特征部份的另一个动作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图。
首先,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协力车一较隹实施例中,该协力车是由一第一部自行车20、一连体杆30及一第二部自行车40所组成。
第一部自行车20与连体杆30的组装方式、第二部自行车40的把手41的组装方式及连动器50的组装方式都与已有的自行车相同,所以不再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平然,未经邱平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7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艇
- 下一篇:条码卡及条码化磁卡阅读装置的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