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墨通用电光圆珠笔无效
| 申请号: | 97216130.9 | 申请日: | 199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3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广森 | 
| 主分类号: | B43K29/10 | 分类号: | B43K2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通用 电光 圆珠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照明装置的圆珠笔。
现在带照明装置的圆珠笔,发光装置设在笔杆中,光线不能直接照射,使碳素墨水笔芯不能实现,因碳素墨水笔芯的笔尖粗,墨水储管大,再不增加笔杆粗度的情况下,必须把照明装置移出笔杆,才能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无光线的环境下,能正常撰写的,碳素墨水笔芯和油质笔芯两种类型的笔芯,均可使用的油墨通用电光圆珠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特制一对与碳素墨水笔芯的笔尖相吻合和油质笔芯前端储油管,为油质笔芯前端固定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两只并联在一块,(做笔尖周围直接发光照明的装置,)经导线和电源联接中由开关控制亮、熄;笔芯的后端设有弹簧,靠弹簧的弹力固定笔芯和调解两类笔芯长、短的间隙,使本笔两种类型的笔芯,都能使用的目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发光二极管,笔体小杆,电源开关,电源正负极导线,笔杆,碳素墨水笔芯,电池正极活动触垫,钮扣电池,笔芯后端定位弹簧,电池负极固定触片,笔杆内导线固定触点;另外还有本笔可以使用的油质笔芯组成。
本实用新型因为特制了一对与笔尖相吻合的发光二极管,使笔尖周围能够直接照明和油质笔芯前端的位置固定,所以增大了发光强度和光照角度及照射面积;因为油质笔芯的储油管比碳素墨水笔芯细,所以能够互换;开关设在撰写时握笔处的上端,在无光线的环境下,撰写落笔时,用一只手指顺逆拨动开关,就能控制发光装置的亮、熄,所以操作简单;笔杆后端设有螺扣连接的尾帽,便于笔芯、电池的安装更换;本笔照明可以单独使用,能察看阅览。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墨通用电光圆珠笔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墨通用电光圆珠笔还能使用的油质笔芯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墨通用电光圆珠笔电路工作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各结构名称。
图1中包括:笔尖(1),发光二极管(2),油质笔芯前端固定位置(3),碳素墨水笔芯前端固定位置(4),笔体小杆(5),电池正极导线(6),电源开关(7),电池负极导线(8),笔杆(9),电池正极活动触垫(10),钮扣电池(11),笔芯后端定位弹簧(12),电池负极固定触片(13),尾帽(14),电池负极固定触片焊接触点(15),笔体小杆开关固定触点(16),笔杆开关固定触点(17),电池正极固定触点(18),碳素墨水笔芯(19)。
图2中包括:油质笔芯。
图3中包括:发光二极管(II),电池正极导线(VI),电源开关(VII),电池负极导线(VIII),钮扣电池(XI)。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各结构用途和相互关系。
图1由发光二极管(2)与笔体小杆(5)前端过盈插接,笔体小杆(5)安装电源开关(7)后与笔杆(9)过盈插接,笔杆(9)内装入碳素墨水笔芯(19)电池正极活动触垫(10)上面的外圈和电池正极固定触点(18)相接,内圈与碳素墨水笔芯(19)后端相接,下面内圈与钮扣电池(11)正极相接,钮扣电池(11)负极与笔芯后端定位弹簧(12)相接,笔芯后端定位弹簧(12)与电池负极固定触片(13)卡接,尾帽(14)克服弹簧弹力与笔杆(9)螺扣连接。
发光二极管(2)两只并联,负极与导线(8)焊接后和电池负极固定触点(15)焊接,发光二极管(2)正极与导线(6)焊接后和开关固定触点(16)焊接,由开关(7)控制,开关固定触点(17)和电池正极固定触点(18)焊接,固定触点(18)和电池正极活动触垫(10)相接后和电池(11)正极相接,电池(11)两只串联,负极与笔芯后端定位弹簧(12)相接后与电池负极固定触片(13)卡接,靠弹簧的弹力,使电池正负极接触牢固,固定笔芯,调解笔芯的长短间隙。
图2是本笔还能使用的油质笔芯。
图3发光二极管(II)两只并联,钮扣电池(XI)两只串联,发光二极管负极由导线(VIII)与钮扣电池(XI)负极接触,发光二极管正极由导线(VI)和钮扣电池(XI)正极连接中由开关(VII)控制,当开(合)发光二极管亮,关(断)则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广森,未经徐广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6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