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空气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97215988.6 | 申请日: | 1997-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01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文 |
| 主分类号: | H01M12/06 | 分类号: | H01M12/06 |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映东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一种铝空气电池,特别是可作为机动设备动力源的铝空气电池。
有“绿色电池”之称的铝空气电池除了不污染环境外,更具有电池比能量高、体积小、更安全、寿命长的优点,因而已由充作家用电器的电源向替代机动设备动力源的方向发展,但其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是现有结构的铝空气电池在加料时,不但作为电池负极的铝板,更换十分不便,而且在更换铝板和加入NaCl水溶液、排出Al(OH)3时,电池难以连续地保持电能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空气电池,特别是可作为机动设备动力源的铝空气电池,该电池加料时,不需更换铝板,而且该电池在机动设备工作时能不间断地输出其所需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使本电池配套装置的传动及其调控,在技术上易于实现机械化和程控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铝空气电池,特别是可作为动力源的铝空气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盖板(2),位于壳体侧面的空气电极(4),壳体(1)一端有一用铜板导体(5)与作为电池正极的空气电极(4)相连的接线柱(5),壳体内装有NaCl水溶液(8),其特征是:一敞口箱形的金属网(11)通过壳体(1)内壁的凸块(12)定位,并为壳体(1)另一端的作为负极的接线柱(6a)固定在壳体(1)中,金属网(11)的下部盛有铝粒(17),紧挨铝粒料层的上部有一压料板(14),压料板上的升降杆、(7)套有一可伸缩的密封套(13),升降杆(7)杆体穿过壳体盖板(2),压料板还有一可开合的小门(20),壳体盖板上有一贯通式的加料口(21),加料口的上方覆盖一加料口盖板(3),壳体下部接一圆形的出料口(19),出料口处安置一球阀(18)。
铝粒(17)的尺寸可以是1-5毫米。
敞口箱形的金属网(11)可以作成是由带孔的金属板组成的敞口箱,在箱的内部还可加上封闭挡板(15)(见图3),金属网或金属板敞口箱的底部还可以再加筋板(22)、隔板(23),隔板的形状还可以变化,其截面可作成人字形(见图7的件23)。
壳体盖板下还可固定至少一根穿过压料板的压料板导杆(24)(见图3),壳体盖板上的加料口(21)可以作成与壳体盖板分离的单体(见图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克服了技术偏见将铝板改变为铝粒,因而避免了更换铝板的不便,由于铝粒可与NaCl水溶液一起,随时向仍存有铝粒的金属网(11)中补充,供料的连续且又不受铝板尺寸的限制,因而电池能不间断地输出所需的电能。
2、铝粒料层呈团粒结构,比表面积大,既有利于完全参与电化学反应,能提供较大的电流,又因没有反应后被更换下来的废弃铝板,材料的利用率也高。
3、本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产物〔Al(OH)3〕与顺便带出的NaCl水溶液可一起排出和处理,现在铝粒又可与NaCl水溶液一起传送与添加,因而本电池的配套装置(如原材料的输送、电池的加料、Al(OH)3与顺便带出的NaCl水溶液的排放、收集及处理等)的传动及其调控,在技术上易于实现机械化和程控化,能使铝空气电池进一步完善。
铝粒的尺寸按本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控制,使得不致因尺寸过小,铝粒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时间短并因而易渗漏出网外,尺寸过大则影响铝粒与铝粒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影响电化学反应速度。
敞口箱形的金属网作成带孔的金属板,可增大箱体(11)的强度。在箱的内部加上封闭档板可形成一至两个只能存有NaCl水溶液的单独空间(16),以便于安放传感器,监控NaCl水溶液的高度与水平度,有利于实现程控化。敞口箱的底部加筋板(22)为的是加固箱体,防止变形,加与金属网体相同材料的隔板(23)为的是增强金属网的集流作用。隔板(23)的截面作成带网孔的人字形(见图7),除有利于Al(OH)3的排除外,还有利于对铝粒的压紧,从而增大集流作用,可使电池的电流输出增大。
壳体盖板下固定至少一根压料板导杆(24),可有效地防止压料板在上下移动时,因扭转、偏斜而造成的卡板现象,壳体盖板的加料口(21)作成单体,可简化壳体盖板的结构,有利于更换和安装。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电池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电池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可伸缩的密封套(13)未画出);
图5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3的P向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文,未经李广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焊机节电延寿装置
- 下一篇:金属线扣带一体打包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