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谷粒干燥机的除尘选谷及输谷出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15848.0 | 申请日: | 199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002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军港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A01F12/46;A01F12/54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家福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粒 干燥机 除尘 输谷出谷 结构 | ||
一种谷粒干燥机的除尘选谷及输谷出谷结构,属农业产品加工领域。
现有技术一般是循环式谷粒干燥机(图1、图2),即在机体A内下部设有数个互隔开半封闭热风道及排风道B、C,二风道间为谷物堆集槽D,每一谷物堆集槽下方出口,有一间歇转动拨料轴E,热风道B的顶、底及尾端均封闭,两侧为平行细网板,前为热风入口,热风由入口送入各热风道B内;排风道C的底、前端均被封闭,顶及两侧为细网板,尾端为排风出口,热风道B内热风由抽风机F经细网板吸入谷物堆集槽D内,用以干燥谷粒,谷粒由抽风机F抽出机体A外,谷物堆集槽D内的谷粒,由拨料轴E间歇定量拨入∨形集料槽G中,该槽G底端开口设下输谷螺杆H,将谷粒送至机体A前端,由送谷斗I的提升机J将谷粒送至机体A顶部中央,用分散装置L将谷粒平均散落于谷物堆集槽D内,循环对谷物进行干燥。但具有以下缺点:谷尘清除时可能堆集网孔阻塞,燃烧机火焰火星进入风道,导致烧机台;在谷粒选别作业中,均在机体顶部装一∨型盛谷漏斗,用手摇或电动鼓风机将不良谷粒选出,均要用人力送入∨型盛谷漏斗中相当耗人力;循环干燥的输谷结构中下输谷螺杆必须相等机体纵深或横宽,制造困难,成本高、组装麻烦,往往最适合摆放机体的位置不易配合下输谷螺杆的出谷方向,带来困扰,在出谷作业结构方面,耗费电力、出谷缓慢(每分钟出谷300公斤),拨料轴E、下输谷螺杆H、谷斗I、输送带及出料管等易磨损,仅可用5~7年,为此提出了新设计谷粒干燥机除尘选谷及输谷出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达到自动除尘、保护拨料轴、热风稳定、自动选不良谷粒、省电、简化机构、减少磨损、安装灵活、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按下列措施实现,在除尘结构方面,于机体内的各热风道与各排风道底部设有与风道底部两侧有间隙的Λ形导引板,热风道的导引板两侧伸至拨料轴上方,排风道的导引板两侧各伸至拨料轴下方;选谷结构的机体中底座内集料槽底部槽面环设突缘,突缘稍下槽面环设入风网孔,其网目较谷粒略小,各集料槽风网孔外侧槽面设有连动启闭阀盖,一控制连杆伸在机体外,集料槽中突缘稍上方设有一锥形帽斗,其底缘与集料槽面有一间隙,由侧边接驳一穿过集料槽的导管伸至机体外,导管上靠集料槽设有排风扇,在与集料槽交接之导管处,设有一可拉动启闭阀门,机体外设有可与导管接驳的吸尘机组,吸尘机组顶部有排气口,底部设有二道出料口,出料口内侧设有一可左、右切换的阀板;输谷结构方面在机体底座上设有一由机体内四侧壁延伸构成的锥形集料槽,该槽底端有一排谷孔,恰在机体中央,排谷孔孔缘与一下输谷螺杆之一端锁接,下输谷螺杆之另端延伸至提升机内;其出谷结构,在机体内各排谷道底部Λ形导引板两侧板体及集料槽两侧与其同高度板体,各镂设有出谷槽孔,出谷槽孔底侧均铰设有阀门,各阀门共枢接一至机体外的连杆,其导引板右侧下方及集料槽左侧板体下方的阀门上方,经一固定支点于顶端与连杆的滑槽枢接,于导引板左侧下方及集料槽右侧板体下方的阀门上方,经一固定支点于顶端枢接一道一字形连杆与一L形连杆一端枢接,L形连杆中央转折处枢接一固定支点,另端与连杆的滑槽枢接,连杆延伸至机体外的杆端,经一固定支点枢设一供握持推移的握把;另在集料槽底部排谷孔所接设的下输谷螺杆的外壳上,对应排谷孔位置的底部,镂设有一出谷孔,该出谷孔外枢设一可启闭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优越性是:大幅提高谷粒选别除尘及出谷效率,达到谷粒干燥质量稳定、省电、减低机件磨损,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循环式谷粒干燥机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循环式谷粒干燥机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选谷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谷粒选别作业状况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尘机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出谷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出谷作业状态示意图
兹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军港,未经吴军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腹水浓缩装置
- 下一篇:滑板式电动车折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