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纸机碎纸装置消震减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15794.8 | 申请日: | 199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12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黄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黄丽明 |
主分类号: | B02C18/16 | 分类号: | B02C18/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敦***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纸机碎纸 装置 消震减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与事务机器有关,详而言之尤指一种碎纸机碎纸装置消震减音结构。
按,碎纸机近年来已成为工作场所中不可或缺的事务机器,举凡公司的商业机密文件或处理后的文件,经由碎纸机的辗碎后,不但可有效防止文件外流,同时更可有效减少纸张所占据的空间。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碎纸机种类可谓相当繁多,不胜枚举,其中因设计甚有特色而获专利局核准的前案,亦不在少数,例如申请人前所申请的第8 3209277号“改良的碎纸机传动机构”专利案、第83209088号“碎纸机的碎纸剔除结构”专利案…等,近来则有胜彬公司所申请的第85204001号“碎纸机碎纸机构改良”专利案…等诸多前案可供参酌,惟,申请人凭着多年来从事碎纸机设计、制造及行销的经历,发觉该等专利前案虽各具产业上利用价值,然却都局限于碎纸装置内部构件,例如碎纸刀具、滚刀轮组结构或感测装置的改良或增设,换言之,该等前案大都涉及于碎纸机装置内部的“隐性”改良,反而对于碎纸机此类事务机器与工作环境之外在互动“显性”关系却少有改善。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工作环境中要求不利环保的因素,例如噪音、震动…等的改善逐渐有日益升高的趋势,为掌握此项趋势及达成消震减音的环保功能,遂设计出此一改良创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碎纸机碎纸装置消震减音结构,其特具有消除晃震及减少共鸣噪音的功效,而有效提升工作环境品质。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碎纸机碎纸装置消震减音结构,其大体包含有:一碎纸装置,内具有一设置于限位板的碎纸刀具、一马达及一传动组件;一收集筒,是以一隔板区隔出上半部容置空间供该碎纸装置承放,下半部容置空间则供辗碎后的碎纸堆集,该隔板对应该碎纸刀具位置设有一开口,以供自碎纸刀具辗碎的碎纸掉落于下半部容置空间中;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避震单元,是设置于该碎纸装置与该收集筒间,用以供该碎纸装置非直接承放于该收集筒上;其中该避震单元是包含有数消震减音组件;该各消震减音组件包含有一固定座,中央开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侧缘复设有供定位件定位于该隔板上的穿孔,及用以提供受力压缩的顶撑力,是以底段容置于该固定座的容置孔中的弹簧;该容置孔具有顶窄底宽的锥度设计;其中该弹簧具有顶窄底宽的蜗旋形状;其中该固定座概呈字形;其中该弹簧的顶段是凸伸出该固定座直立壁面最高点适当长度;其中该避震单元包含有数分布于该开口周边的消震减音组件,各消震减音组件包含有一固定于该隔板上的固定座,中央开设有一容置孔;一以底段容置于该固定座的容置孔中,用以提供受力压缩时的顶撑力的弹簧;更包含有数螺固件,是自下而上分别穿过该隔板、该各消震减音组件的固定座中央容置孔,及该弹簧身部而锁定于该碎纸装置对应部;其中该限位板的顶、底端复延伸出一预定长度的延伸片,该底端延伸片恰可承置于该弹簧上;其中该隔板周边设有数定位板,用以形成一局限该碎纸装置水平方向位移的框室空间;该各定位板具有一锁置部,该锁置部侧边往上垂直延伸一限位部,该限位部中央形成一段凹形开放区,该开放区的顶、底端形成一倾斜的削部,一止挡部,则自该锁置部垂直方向延伸,用以抵靠上容纳空间周壁;其中与该开放区的底端削部平行的锁置部顶部亦设有一顶削部。
以下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以使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其中碎纸装置外部壳体不予显示。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消震减音组件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纵向剖视图。主要显示碎纸装置悬置于消震减音组件上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示意图。主要显示碎纸装置受定位板局限的情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纵向剖视图。主要显示碎纸装置装送时被下拉锁定的情形。
首先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碎纸机碎纸装置消震减音结构,其大体包含有:一碎纸装置10、一收集筒30二大构件,该收集筒30上半部是直接供该碎纸装置10承放,下半部则收纳自碎纸装置10辗碎后的碎纸,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黄丽明,未经吴黄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