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电镀锌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15386.1 | 申请日: | 1997-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38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13 |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良;马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荣良;马桂荣 |
| 主分类号: | C25D7/04 | 分类号: | C25D7/04 |
| 代理公司: | 本溪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仲达 |
| 地址: | 117022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镀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所用的装置,具体为一种钢管电镀锌的装置。
现在所用的钢管电镀锌的装置,是在盛装锌电镀的镀槽中,置有放置钢管的支架,钢管的下方置有放置阳极锌板的支架,并在钢管内放置有做为阳极芯的铁线或铝线。利用该装置的电镀锌为单面阳极镀锌,在镀液中的钢管的外表面的下半部分沉积速度快,而在钢管外表面的上半部分,锌沉积速度慢,因此造成钢管的外表面上镀锌层薄厚不匀;在钢管内放置有铁线或铝线做为阳极芯,铁线导电率低电流密度不够,使之在钢管的内表面上锌沉积速度极慢,钢管内表面的锌镀层很薄,铝线导电率高,但铝线做为阳极芯电蚀严重,耗铝量增多,增加了成本,电镀过程中管内的电镀液是不流动的,锌离子浓度逐渐降低,不论是用铁线还是用铝线做为阳极芯,都不会补充锌离子,使之钢管镀锌层很薄,并常常会出现无镀层,造成漏镀现象。因此利用现有的钢管电镀锌的装置,电镀后的镀锌钢管的质量低,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电镀锌的装置,利用该装置电镀后的镀锌钢管的质量高,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镀槽的上方增设了可移动的阳极,并在电镀的钢管内置有永久性组合阳极芯。
下面结合附图并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叙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永久性组合阳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B-B向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是在贮有电镀液的槽1中,置有其上放置有阳极锌板4的支架3,以及置有其上放置有钢管5的支架2,并在钢管5内放置有阳极芯,在贮槽1中于钢管5的上方还置有可移动的阳极7,在钢管5内放置的阳极芯为永久性组合阳极芯6。
所说的贮槽1中于钢管5的上方置有的可移动的阳极7,是固定在旋转的支架上的,该旋转的支架是在贮槽1内固定有上端部具有半圆形托板11的直立支杆12,托板11上置有转动轴9,转动轴9上固定连接有向上的直角形支架10和向下的摇臂式并与外接电源相连接的支架8。可移动的阳极7固定在支架8下,直角形支架10的一端部挂有一配重体13。
所说的永久性组合阳极芯6是在一个不溶性的极芯壳体14槽内的底部,置有其外表面涂有耐酸碱树脂层23和缠有塑料膜22并与壳体14相固定的导线20,导线20的上方置有锌条16,壳体14的一端置有与导线20相固定、其外表面上涂有耐酸碱树脂层18及缠有塑料膜17并与外接电源相连接的做为阳极芯插头的扁导线19,在壳体14上还缠有塑料带护套15,将该永久性组合阳极芯6从二端置于钢管5管内。
导线20与壳体14的固定是用导电的铆钉24固定的。
导线20与壳体14的固定也可用导电的螺钉来固定。
做为阳极芯插头的扁导线19与导线20的固定是用导电的铆钉21固定的。
做为阳极插头的扁导线19与导线20的固定也可用导电的螺钉来固定。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钢管电镀锌时,将可移动的阳极7置于电镀液中使之可移动的阳极7位于钢管5的上方并与钢管5平行,可移动的阳极7形成了上阳极,使之钢管5呈双面阳极镀锌,锌在钢管的外表面上的沉积速度一致,镀锌层薄层均匀,可移动的阳极7如果选用锌板还可以向镀液中不断补充锌离子,锌离子的增加双快了锌在钢管表面上的沉积速度,有利于提高电镀锌的效率;钢管5内的两端置有的永久性组合阳极芯6,锌条16可不断地补充锌离子,导线可将大电流导入钢管,使钢管内具有较大的阳极电流密度,可大大提高钢管内壁的锌沉积速度,增加了管内壁锌层的厚度,镀锌层的厚度均匀且无死角,不会造成漏镀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保证或提高了电镀锌钢管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电镀结束,使配重体13向下移动,可旋转的支架向上旋转,旋转支架上固定的可移动的阳极7脱离贮槽1,将电镀好的镀锌钢管取出,再放入钢管,使旋转支架向下旋转,将可移动的阳极7与钢管5呈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荣良;马桂荣,未经何荣良;马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