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转接器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7214768.3 | 申请日: | 1997-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2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贵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巍,傅康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转接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转接器的改良结构,尤其是令有线电视信号线及电话信号线只须共用一条电缆线,即可接至转接器的主信号输入端上,再由各信号接头传输至各用户中,从而可大幅减少线路,以改善目前因线路过多,而破坏市容景观。
一般有线电视信号线从各有线电视的主机房延伸至各用户时,先将该信号线接在一转接器上,再由转接器分配至各用户中。而该转接器由一座体及一盖体所锁固而成,于座体上分别设有信号输入端及信号输出端,而盖体上则设有多个信号接头。因此,若欲利用原有的有线电视电缆线,同时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及电话信号时,必须将原先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线的转接器拆换掉。但一般电缆线在连接于转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或信号输出端时,必须在信号输入端或信号输出端上先包覆一层防水胶套,再将该防水胶套予以热收缩,使其粘固于信号输入端或信号输出端上。因而,在拆装转接器时非常不方便,若是将该信号输入端或信号输出端的电缆线剪断,则又会有电缆线不够长的问题。
有鉴于此,为改进上述公知装置构造的缺点,发明人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信号转接器的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转接器的改良结构。该转接器设有第一座体,于第一座体上设有多个信号接头。在第一座体上锁固有一第一盖体,该第一盖体的一端设有主信号输入端,并在其相对侧设有主信号输出端,并在对应于主信号输入端及主信号输出端的转接器内设有一第一电路板。此外,在第一座体的另一端延伸设有一第二座体,而在第二座体内锁固有第二电路板,它具有电话电源线路,并利用传输接头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以供应电话信号所需的电源。此外,在第二座体上锁固有一第二盖体。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器,令有线电视信号线及电话信号线只须共用一条电缆线,即可接至转接器的主信号输入端上,再由各信号接头传输至各用户中,从而可大幅减少线路,以改善目前因线路过多,破坏市容景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转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当欲将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转接器换成可同时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及电话信号的转接器时,只须先将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转接器的座体拆掉,再将本实用新型转接器的第一座体锁固在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转接器的盖体上,即可同时将有线电视信号及电话信号传输至各用户中。因此,在拆换上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转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因网路信号是利用电话信号一同传输,因而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器可同时传输有线电视信号、电话信号及网路信号。
为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举出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信号转接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份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部份动作情形示意图。
请参阅图1、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信号转接器的改良结构”,该信号转接器10设有一第一座体1。该第一座体1内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1,从而在第一容置空间11内锁固有一第一电路板2,该第一电路板2用作为信号处理,在第一电路板2上设有一主信号输入插孔21及一主信号输出插孔22(如图3所示),这些插孔21、22之内缘并设有导电片。另外,在第一座体1的另一面设有多个信号接头12,这些信号接头12与第一电路板2相连接,以供各用户的信号线插接之用。
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座体1对应于第一电路板2的一面利用锁固元件13锁固有一第一盖体3。该锁固元件13可为螺栓,而第一盖体3设有一容置室31,并在该第一盖体3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主信号输入端32,另一端则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主信号输出端33。而在第一盖体3之容置室31内邻近于主信号输入端32及主信号输出端33位置处各设有一信号转接座4,于两信号转接座4上各设有一导电柱41、41′。从而信号电缆线经由信号输入端32或信号输出端33分别固接在导电柱41、41′上。当第一座体1与第一盖体3锁固在一起时,两导电柱41、41′分别嵌插在第一电路板2的主信号输入插孔21及主信号输出插孔2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外循环带芯主动脉穿刺插管
- 下一篇:自然力涡轮通风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