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常温相变液体降温保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3629.0 | 申请日: | 199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008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16 |
发明(设计)人: | 焦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玉忠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相变 液体 降温 保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常温相变液体降温保温装置,尤指一种利用固相转化为液相吸热从而达到降温效果,液相转化为固相放热从而达到保温效果的液体降温保温装置。
一般人们所使用的液体保温装置(如保温壶、保温杯)只具有保温功能,而不具备降温功能,从这些装置中所取出的水或其它液体饮料,因为仍保持着较高的温度,并不能直接饮用,所以会给工作繁忙的人或外出旅游的人带来很多的不便。另外,在平常家庭中,人们一般用瓷碗或铁碗盛装烧好的稀饭、汤面等汤类食物,由于碗的导热,使碗也具有较高的温度,使用起来有些不便;同时这些汤类食物也不能及时让人们食用,因此会无谓地花掉人们一些时间。人们通过空调或冰箱来降低开水或汤类食物的温度,往往会因为水、汤及饮料的温度过低而难以饮用,同时既不卫生,又比较麻烦,还要耗费电能。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为提供一种利用凝熔点在常温或稍偏高温度的一些物质,相变吸热或放热这一物理现象,来实现高温液体(尤指液体饮料)的降温和常温稍偏高温度物质的保温的常温相变液体降温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由内壳1、外壳2和密封圈3组成。内壳1与外壳2及密封圈3共同组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装有一定量凝熔点在常温或稍偏高温度的一些物质。当该装置中盛上很烫的液体时,通过内壳1的传导,使空腔内的固体物质升温,从而吸走液体一部分热量;随着物质温度的不断升高,当达到该物质的熔点时,固体物质便吸热熔化,由固相转到液相,从而吸走液体的很大一部分热量;若固体物质全部转化为液体,则温度会继续升高,直到同装置中液体温度相等为止。这个过程是装置中所盛液体不断降温的过程。外壳2保温性比较好,从而使装置中所盛的液体温度不致于断续快速下降,这个相对平衡的温度可被控在40℃~60℃之间。通过外壳2,热量会向外界散失,因而空腔内熔化了的物质当达到一个较高温度后,便开始降温,同时装置中所盛液体温度也会继续下降;当空腔内熔化了的物质达到凝固点时,它会放出热量,从而使装置中所盛液体温度不会继续下降。空腔内物质升温熔化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快速的过程;它可使接近沸点的液体很快降至可饮用温度。空腔内熔化了的物质降温凝固的过程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从而使所盛液体能长时间保持一个可饮用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还可配置盖子4和底座5及其它,从而制成具有降温保温功能的不同餐具和饮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空腔内物质的凝熔点一般在常温或稍偏高温度。该物质凝熔点不易过低,否则该物质在常温(如在夏天)即已熔化,对降温保温装置失去作用。物质凝熔点也不易过高,否则较高的温度也不易使其熔化,同样对装置作用不大。一般选用凝熔点在30℃~60℃的物质较好,最好的为50℃附近的物质。当选用凝熔点偏低,或相变吸放热量多的物质,其量要相应减少;当选用凝熔点偏高或相变吸放热量少的物质,其量相应多一些。另外,空腔内物质要同内壳1、外壳2及密封圈的材料要匹配,以免发生反应。空腔内物质最好不要选用有毒、有腐蚀性或易燃易爆的物质,同时也不易选用密度过大的物质。
本实用新型内壳1、外壳2和密封圈3之间的空腔大小要根据装置的容量及空腔内的物质而定。空腔要绝对密封。当空腔内装上一定凝熔点的物质后,还要留一些空间,以免物质相变发生体积过度膨胀而摧毁装置。
本实用新型内壳1由金属或其它导热较好的材料制成,同时要求该材料富于一定的弹性。外壳2由保温性好,弹性也较好的材料制成。密封圈3有很好的密封效果。内壳1、外壳2及密封圈3所选用材料均不与空腔内物质发生反应。
本实用新型附图:常温相变液体降温保温装置简图
1.内壳 2.外壳 3.密封圈 4.盖子 5.底座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应单独制造,然后再组装起来。施例:内壳1、外壳2分别制成形状相似的圆杯,内壳1圆杯外径要比外壳2圆杯外径小一些。具体的大小要根据空腔内所选用的物质及装置容量而定。内壳1圆杯端口或内壳2圆杯端口可配上螺纹,以便该装置能配上盖子。该装置装配顺序可以这样,首先将内壳1圆杯套入外壳2圆杯内,底部可相互接触,也可事先在外壳2圆杯内底部放一固定垫片;然后将一定量凝熔点在常温或稍偏高温度的降温保温物质装入内壳1与外壳2之间的空腔;最后用密封圈3和其它密封材料将空腔封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玉忠,未经焦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3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维护全密封阀控胶体蓄电池
- 下一篇:带粉碎和造粒的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