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鞍座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7210378.3 | 申请日: | 199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29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资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资源 |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 |
| 代理公司: | 德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兴雯,刘克勤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鞍座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的改进、特别是一种低鞍座自行车,适合于对现行的作城市交通工具的自行车的改造使用。
现有的自行车多因鞍座较高,不便乘骑,不安全,在公路交通事故中、占百分之六七十的是与骑行这种自行车有关;而将鞍座放低到最低位置,乘骑者又倍感吃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采用专用脚踏与鞍座配套设计出一种低鞍座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照下述方式实现:采用申请人的前置有效专利(ZL:95241917.3)名为“一种自行车双联脚踏”中的前撑式脚踏和后撑式脚踏与鞍座配合实现,即鞍座设置固定于自行车衣架的前部上,后撑式左右脚踏分别通过连杆的一端与自行车原曲柄轴销连接、另一端轴销连接于后叉上,车把为后撑式。
鞍座降至鞍座套管最低位置,前撑式左右脚踏分别通过连杆的一端与相应的曲柄短轴用夹板螺栓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用轴螺栓与鞍座套管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使用方便,省力,安全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表示左侧)。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表示左侧)。
实施例一:参照图2、图1,将现有的大轮自行车(如26寸车)或三角架车身的自行车、其鞍座10固定(如夹板螺栓)于衣架的前部上,利用申请人所有的专利技术中的后撑式脚踏7通过连杆9的一端与原曲柄轴销连接,连杆9的另一端用轴销连接于后叉上(右侧也相应安装)。由于大轮(如26寸)或三角架车身的自行车,将鞍座10位置往后下方移到衣架上、距离原车把较远、乘骑者的双手不便掌握,因此须将车把换成往后加长约12厘米的撑杆、按原装配方法将后撑式车把8装上,即便于乘骑者自如掌握车把。这样乘骑即安全又省力,遇紧急情况,乘骑者在刹车的同时双脚3可落地,从而保证了乘骑者的安全。
实施例二:参照图1、图2,将原小轮(如20寸车)自行车的鞍座1降低至距地面60厘米到鞍座2位置,使双脚3能触接到地面为宜。前撑式脚踏4通过连杆5的一端与相应的曲柄短轴用夹板螺栓相连,连杆5的另一端用轴螺栓与鞍座2的套管连接(右侧也相应安装)。原车把位置不变。乘骑者在低鞍座2位置上驾乘、蹬动脚踏4、在连杆(5、9)的导向下,沿着椭圆轨迹6旋转,当用力往前下方蹬动时,力臂增长10-12厘米,并受垂直作用力,因此具安全省力的特点。
综上所述鞍座视具体情况可高可低,前撑式脚踏可转换(反向装配)成后撑式脚踏,同理后撑式脚踏可反装成前撑式脚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资源,未经赵资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0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