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立窑底部进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09347.8 | 申请日: | 1997-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92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 发明(设计)人: | 董绍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重型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10 | 分类号: | F27B1/10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文涛 |
| 地址: | 436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底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轴传动的机械立窑底部送风机构的改进。
目前国内机械立窑按传动方式分为边缘传动和立轴传动两类窑型。由于各自结构不同,边缘传动采用筒壁进风,立轴传动则由卸料锥斗两侧风管进风,边缘传动窑的风量由气室通过支承钢球或底板环隙进入窑内,其气室四周内壁与窑内相通,未能形成压力腔。当气室的气流进入窑内后,由于空间突增,气流扩散后压力衰减,降低了中部风压,并形成较大边风,对于大直径窑不利。立轴窑的进风,不但阻力大,而且立轴轴承上密封端盖的润滑油脂长期受两侧高压风的冲刷,使密封油脂吹干而导致轴承润滑不良。同时,当风机突停后,窑内气流压力容易将大量粉尘倒流进风管,加剧了风机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立轴传动的机械立窑的底部送风机构,能保证窑内中风强度,使窑内风量稳定,减少偏火倾向,不会影响立轴轴承的润滑油脂,同时避免风机突停时粉尘倒流进入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筒体底痤、筒体底板及进风管和出风管,不同之处是筒体底座与筒体底板围成一个封闭的气室,出风管与气室相联并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于筒体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封闭的气室而形成一个压力腔,由放射状分布的出风管将高压气流按一定角度强制压入窑内,既控制了气流方向,又使各管道输出的风束在窑内形成一个压力中心,有效地加强了窑内中风强度,保证了窑内风量的稳定,同时减少偏火倾向。当风机突停后,窑内气流倒向环形内室,压力降低,粉尘只能沉降筒体内,不会影响风机。本结构的出风点位于轴承上方,气流阻力小,对轴承没有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边缘传动机械立窑进风装置结构图。
图3为传统立轴传动机械立窑进风装置结构图。
图中:1出风管,2筒体底座,3筒体底板,4进风管,6气室,6支承钢球,7传动轴,8环隙,9卸料锥斗,10立轴轴承,11密宫盖。
如图1所示,筒体底座2和筒体底板3围成一个封闭气室,气室由出风管1通向筒体,该出风管呈放射状均匀分布。4为进风管,筒体腰部可设腰风管路,可沿气室切向设置。底座上部可用混凝土填实,穿过混凝土填层与气室相联,以作辅助供风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重型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重型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9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