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静气泵无效
| 申请号: | 97208683.8 | 申请日: | 1997-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15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平 |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炳和 |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饶平县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隔膜式气泵,特别是小型家用气泵如水族箱加氧泵。
现有的家用小型电磁隔膜式气泵,通常由外壳、隔膜式泵体和电磁驱动装置组成,交流电通过电磁驱动装置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带有永久磁铁的摆杆随交变磁场的变化作往复摆动,带动隔膜式皮碗作往复运动,使气泵产生定向气流。如CN92200668.7公开的“水族箱加氧泵”就是这种结构。这种泵一方面是采用单电磁驱动,气量和气压均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没有任何消声措施,磁棒在交变磁场力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带动皮碗工作,产生较大的噪音,由于家用气泵往往是24小时连续工作,在夜深人静时,此噪音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本实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获得较大的气量和气压,同时大大降低噪音的电磁隔膜式气泵新设计--超静气泵。
本实用新的目的由以下结构予以实现,结构包括外壳、具有隔膜式皮碗、进、排气阀的隔膜式泵体、电磁驱动装置等,外壳上有进气口和出气嘴,其特征是:
A.具有一消声室,该消声室置于外壳内底的减震脚上;
B.在消声室之上设有一个内气室座,内气室座上部有进气孔,两侧各固定一个隔膜式泵体,由封装于内气室座内的电磁驱动装置驱动,所说的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双电磁铁线包和置于两电磁铁线包之间的双磁块磁棒,双磁块磁棒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位于内气室座两侧的泵体的隔膜式皮碗,泵体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接入内气室座,出气口通过出气管接入消声室;
C.消声室的出气嘴由气管与外壳的出气嘴相连;
D.外壳的进气口装有海绵消声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双电磁驱动以及由内、外密封气室相结合的双重隔音,进气经海绵垫消声,出气经密闭消声室缓冲后再输出等消声措施,因而既能获得较大的气量和气压输出,又能大大降低噪音,成为一种超静气泵。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隔膜式泵体及其电磁驱动装置部份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超静气泵具有外壳1,外壳的下部有进气口2,进气口处装有海绵消声垫3、外壳的前部有出气嘴4,在外壳之中有一个置于减震脚5上的消声室6,消声室之上设有一个内气室座7,内气室座的上部有进气孔8,左右两侧各固定一个隔膜式泵体9a、9b,两个泵体成对称状态。每个泵体均具有相同结构的隔膜式皮碗10、气室11、进气阀片12、出气阀片13,电磁驱动装置封装于内气室座之中,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双电磁铁线包14a、14b,固定两块永久磁铁15a、15b的双电磁块磁棒16,双磁块磁棒装置于两电磁铁线包之间,其两端分别接到两隔膜式泵体的隔膜式皮碗10上,两泵体的进气口17a、17b分别通过进气管18接入内气室座7,出气口19a、19b分别通过出气管20接入消声室6的,消声室前部有出气嘴21,通过橡胶气管22与外壳的出气嘴4相通。本超静气泵还设有交直流自动变换装置23,可以交流电源为动力,也可以直流电源为动力驱动气泵工作。
本超静气泵工作时,向电磁驱动装置的双电磁线包通以交流电,使双磁块磁棒16往复运动,驱动泵体9a、9b的皮碗10往复运动,使气室11的容积不断变化,进而使进出气阀片12、13动作,将从内气室座上方进气孔8进入经进气管18进入泵体的空气压缩后再从出气口19a、19b压出,然后经消声室6缓冲后从出气嘴4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平,未经陈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8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