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电空制动机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08040.6 | 申请日: | 199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7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军;彭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电力机车厂 |
主分类号: | B61H13/00 | 分类号: | B61H13/00;B60T13/6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绮霞 |
地址: | 410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制动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铁路车辆制动控制系统范畴,特别涉及电空制动控制装置。
铁路车辆,特别是电力机车的制动以前采用空气制动机,后改进用电空制动机,其控制一般通过制动控制器(俗称大、小闸),各种气阀,电空阀,继电器等部件实施,这些部件往往分散布置在机车相应部位及制动控制屏上,占有机车较大空间,且连接管路长而复杂,管接头很多,从而导致制动机反应及动作时间较长,泄漏隐患点多及维修量大等缺点。近几年采用制动控制单元方案(参考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出版的“铁道车辆”1995年第1、2期),该方案是把部分制动控制部件安装在一块铝合金气路板上,使控制装置结构趋向简单化,模块化,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点,但存在功能简单,与电气控制部件联接松散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功能全,工作可靠,牵引长大列车时控制制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组装工艺简单及维修量小的机车电空制动机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发明人研制出的电空制动机控制装置包含有电气屏和集成气路屏,电气屏由屏板及安装在屏板上继电器,接触器,转换开关,插座,电气集成块等部件构成;集成气路屏由气路板及安装在气路板上的气阀、压力开关,电空阀等部件构成,制动机设有初制动风缸,该风缸置于气路板内部,即气路板底板上一个宽而长的凹槽;电气屏和集成气路屏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上,两个屏上的部件通过多芯接插件进行电气连接。气路板由底板和面板焊接合成,底板上有两个以上窄气槽,一个以上宽而长的凹槽以及两个以上气孔和螺孔;面板上有两个以上圆孔和矩形孔;电气屏上的电气集成块由印刷电路板及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二板管,压敏电阻,钮子开关,时间继电器等部件构成。
与公知的电空制动机控制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集中了除司机室大闸外所有的电空制动机的控制部件,故结构紧凑,实现了集成化、简统化,尤其是各种气阀,压力开关,电空阀通过内部开有气槽的气路板进行气连接,省略了众多连接管道,阀座及管接头,大大减少泄漏隐患,维修也简单,且克服了由于气路长导致制动机反应和动作时间较长的缺点;用气路板底板上一个宽而长的凹槽取代制动机的外置初制动风缸,既具有提高牵引长大列车制动性能的作用,又进一步简化了控制装置和减轻了装置重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实施例。
图1机车电空制动机控制装置总体布置
图2气路板底板
图3气路板面板
图4电气集成块
发明人把电空制动机控制部件除司机室大闸外全部集中于电气屏(7)、集成气路屏(2),这两个屏通过螺栓安装在U形框架(1)上。电气屏由屏板及安装在屏板上的插座(4),接触器(5),中间继电器(6),电气集成块(8),转换开关(10)构成,其中,电气集成块是把原分散布置由电线连接的钮子开关(22),二板管(24),压敏电阻(25),及时间继电器(26)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3)形成的模块部件。集成气路屏由气路板及安装在板上的压力开关(3),电空阀(9),转换阀(11),中继阀(12),紧急阀(13),电动放风阀(14),分配阀(15)构成;气路板由底板(16)和面板(21)钎焊合成,底板(16)上铣有多条窄气槽(20),宽而长的气槽(17)及多个接管丝孔(18),安装螺孔(19),还有若干圆孔;面板(21)开有多个圆孔和矩形孔,面板上大部分圆孔与底板上的部分圆孔和安装螺孔各各对应。气路板底板上的窄气槽(20)取代了各气阀、压力开关、电空阀之间原本复杂的气路连接管道,凹槽(17)取代了较重的外置初制动风缸。电气屏(7)和集成气路屏(2)上的部件通过屏背面的多芯接插件进行电气连接,而整个控制装置对外的电连接是通过插座(4),对外的气路连接是通过接管丝孔(18)来实现的。机车运行过程中需制动时,司机操纵大闸(即电空制动控制器)→大闸的电指令经插座(4)进入本装置的电气屏→电气屏上有关电器动作→相应联锁触头的电信号经多芯接插件进入集成气路屏→指挥有关气阀、电空阀、压力开关动作→接通或关闭相应气路,使制动机进入制动,或缓解,或保压,或紧急,或重联等状态。
本装置装车经20万公里试运行,效益良好,除省略众多阀座,连接钢管和铜管,管接头及外置初制动风缸等部件,使成本节约、装置重量减轻以外,主要反映在很大程度减少了泄漏点,缩短管路,制动机性能大大提高,以及使电空制动控制装置简统化,集成化,便于进行集中化,自动化生产等诸多方面。因而有利于机车的生产及运行性能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电力机车厂,未经株洲电力机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8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导光臂
- 下一篇:电风扇双自动换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