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静电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07156.3 | 申请日: | 1997-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3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王伟;谢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巨龙机械装备工程处 |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亚辉 |
| 地址: | 22116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静电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
常规的静电除尘器,主要由高压直流电源与除尘器本体组成。该除尘器的本体包括筒体和内筒体,筒体内安装电晕线和瓷瓶。筒体与内筒体是钢性连接,所以振打效果不佳,内筒体附尘不易清除干净,易结露形成结块,造成电晕封闭,使收尘器丧失除尘能力。同时瓷瓶安装在筒体内,易于积尘爬电,瓷瓶易被击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振打效果好,不易结露且瓷瓶不易损坏的分离式静电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外壳体上端连接绝缘室,绝缘室内连接瓷瓶,瓷瓶下端连接框架,框架连接电晕线,内筒体上端连接振打器,外壳体上端侧面连接汇风筒;外壳体下端连接沉降室,沉降室下端连接灰斗,灰斗连接进风管。
所述的外壳体为两层,两层之间灌膨胀珍珠岩,外壳体下端通过幅条连接内筒体下端。
所述的框架为圆环形,内筒体上端位于框架内。
所述的汇风筒为两个。
所述的进风管进口位于灰斗侧面,进风管出口位于沉降室中心,进风管出口上面为障灰罩。
所述的灰斗侧面还连接有灰斗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与内筒体通过幅条连接,振打效果好。外壳体为两层,保温好,抗结露。沉降室设有障灰罩,能有效地防止二次扬尘。瓷瓶装在绝缘室内与收尘室隔离,壁免了积尘爬电,不易损坏。安装维修方便,收尘效率可达99.3%,可广泛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等企业的除尘工作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1.绝缘室罩、2.振打器、3.负高压进线棒、4.框架、5.汇风筒、6.内筒体、7.外壳体、8.障灰罩、9.沉降室、10.灰斗、11.进风管、12.落灰口、13.灰斗检修门、14、电晕线、15.瓷瓶。
在附图中,外壳体(7)内为收尘室,外壳体(7)上端连接绝缘室,绝缘室上端连接绝缘室罩(1),绝缘室侧面连接负高压进线棒(3)。绝缘室内连接瓷瓶(15),瓷瓶(15)下端连接框架(4)。框架(4)为圆环形,内筒体(6)上端位于框架(4)内。框架(4)连接电晕线(14),内筒体(6)上端连接振打器(2)。外壳体(7)上端侧面连接二个汇风筒(5),汇风筒(5)低于瓷瓶(15)。外壳体(7)下端连接沉降室(9),沉降室(9)下端连接灰斗(10),灰斗(10)连接进风管(11)。
外壳体(7)为两层,两层之间灌膨胀珍珠岩,外壳体(7)下端通过幅条连接内筒体(6)下端。
进风管(11)进口位于灰斗(10)侧面,进风管(11)出口位于沉降室(9)中心,进风管(11)出口上面为障灰罩(8)。灰斗(10)侧面还连接有灰斗检修门(13)。
使用时,负高压通过负高压进线棒(3)连接电晕线(14)。含尘气体通过进风管(11)进入沉降室(9),再进入外壳体(7)内,最后从汇风筒(5)排出。电晕线(14)和内筒体(6)上振落的灰尘落入灰斗(10)内,自落灰口(12)排出,障灰罩(8)用来防止二次扬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巨龙机械装备工程处,未经徐州巨龙机械装备工程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