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装置滤水器的双用水龙头无效
| 申请号: | 97206487.7 | 申请日: | 1997-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3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再振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4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费开逵 |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县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滤水器 水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装置滤水器的双用水龙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充分利用空间、滤水器安装方便、及控水操作方便的水龙头结构。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对日常生活饮食益加注意,对食用水的卫生更是重视,因此家中加装软水器或滤水器相当普遍,而滤水器的安装必须和供水管路连通,一般另有接管,或以其他零组件和水龙头配装在一起,而通常水龙头加装滤水器都须一塑胶管延伸连结至水龙头,并必须另外固定滤水器,在安装与使用上都不甚方便,并且由于厨房做饭洗菜的台面深度有限,滤水器的装设若占据太大空间亦会降低厨房作业的效率;图1为双出水水龙头1,其主要结构系位于主出水口11内侧延伸一副出水接头12,以供连结塑胶管或莲蓬头或滤水器等,但由于该双出水龙头的副出水接头12所设计的位置是位于主出水口11的内侧并且出水口朝下,若连接滤水器则必须采用延伸的塑胶管连接水龙头与滤水器,并且必须另要固定滤水器,在安装上相当不方便,亦相当占空间。
图2为双回式水龙头接壁弯头立体图、图3为其实施例图,该龙头采用接壁弯头对使用功能进一步改进,采用接壁弯头如图4及图5所示,系连接供水管路与水龙头用的接壁弯头2,其由接壁头21向上弯设接水龙头的弯头22,并由接壁头21向前延伸一弯头22平行的止水头23,以当换装水龙头时,将止水头23封闭即可止住供水管路之水流,但因其功能有限,故有上述双回式水龙头接壁弯头结构产生,该接壁弯头3除具有接壁头31外,另外设一副出水口32以供接设滤水器或软水器,但仍具有下列缺点:
即该采用接壁弯头3只能直接装莲蓬头、水管,但无法直接安装滤水器,原因之一,为了节省使用空间,通常将水龙头尽量靠往墙壁,因此接壁弯头3设计成较小尺寸以节省与水龙头组合后的所占空间,故其与水龙头组装之后,副出水口32距墙壁10之距离空间小(如图3所示),故无足够的空间直接装置滤水器,必须另外装置在墙壁上或放在台面上。原因之二,接壁弯头3与水龙头组装时不能保持水平180度,因为对墙壁施工所预留安接壁弯头之二孔距离并不一定准确,于是二侧接壁弯头与水龙头组合时必须调整二接壁弯头的角度以完成安装,故而接壁弯头3的副出水口32会向上或下倾斜,而无法直接安装滤水器。
因此,上述接壁弯头3仍须采用软管8连结滤水器9,并须另外固定安装滤水器,组装相当麻烦又占空间;并且,经改进后的接壁弯头3又产生旋塞33操作不易的缺点:由图3所示,与水龙头7安装后接壁弯头3的旋塞33位于水龙头的内侧,而产生不易以手或工具伸入操作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灵活地利用空间并与诸如滤水器等组装方便、控水操作方便的双用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一与供水管路栓接的入水管,它的特点是该入水管向前延伸呈Y字形伸展形成位于下方的主出水道及位于该主出水道上侧的副出水弯头,在上述主出水道及出水弯头上分别装有控水阀,上述副出水弯头二侧设有向左右突伸贯通的副出水口并与弯头形成T形状,且其端口部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其一、可直接架设滤水器、组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另外设置任何架子以固定滤水器,或者需将滤水器钉架于墙壁上破坏墙壁的美观,只要直接将滤水器螺合于副出水口即可固定,组装相当方便。
其二、可充分利用空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副出水口呈T形状的向左右分布,因此当滤水器在安装时,可依照空间的需要选择装设于右侧或左侧或二侧皆安装,完全不受空间的限制,使空间的运用更加灵活,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二控水阀呈上下并列而不占空间,使用空间更有效运用。
其三、控水阀转动控制方便:本实用新型控水阀呈上下并列分布,操作相当方便;而本实用新型副出水口亦可供为组装莲蓬头或塑胶管等,而增加使用的方便性。
其四、原水、净水可分开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主出水口与安装滤水器的副出水口为分离状态,因此,未经过滤的原水及经过滤的净水可依需要分开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为双出水水龙头立体图。
图2为双回式水龙头接壁弯头立体图。
图3为图2接壁弯头实施例图。
图4为接壁弯头立体图。
图5为图4接壁弯头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滤水器实施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示图。
图中各编号表示:
1、7、4-水龙头 11-主出水口
12-副出水接头 2、3-接壁弯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再振,未经杨再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