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自增压棒针式植物注液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05586.X | 申请日: | 199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1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滕忠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巨龙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江晓萍 |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增压 棒针 植物 注液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注液器,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便携自增压棒针式植物注液器。
对于植物中果树的病虫害防治,传统的办法是采用喷雾器喷洒农药的方法。实践证明,此法浪费药液大,有害操作者的健康,同时还严重污染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受环境气候影响,治理效果不理想。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如下雨、日光曝晒、风吹等)需重复喷洒又会导致果实农药残留值超标,危害消费者。
鉴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使用药物少,药效快、效果好,不受气候环境影响,对人体和环境无任何危害和影响的便携式自增压棒针植物注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中有可装药液或植物营养液的与大气相通的容器,底座,装于底座上的与容器相通的第一增压室,与第一增压室相通的第二增压室,通过增压导管与第二增压室相通的喷头,使第一增压室增压的增压机构,在第一增压室和第二增压室进口处分别有软阀片(4、7),喷头中有含喷液孔的棒针头(参见图1~图3)。
上述的第一增压室进口处有嵌在软阀片(4)上的金属加强板(5)(参见图1)。
上述的第二增压室进口处有嵌在软阀片(7)上的弹簧盖(8)(参见图1)。
上述的第二增压室中有紧压在软阀片(7)上的压缩弹簧(参见图1)。
上述的增压机构中有与第一增压室相连的活塞套,铰接在底座上的连杆,活塞杆含活塞的一端伸入活塞套中而另一端铰接在连杆上(参见图1、图2)。
上述喷头中有喷头座,棒针头中有与喷头座相通的中心孔,喷液孔中心线与中心孔中心线相交(参见图3),喷射药液或植物营养液效果佳。
上述的棒针头中的喷射孔中心线与中心孔中心线垂直,喷液孔与中心孔单向相通(参见图3),喷射药液或植物营养液效果更佳。
上述的棒针头通过固定联接件连接在喷头座上(参见图1),根据需要调换不同规格的棒针头。
参见图1~图3,将按合理的比例配制的杀虫治病的稀释农药液或植物营养液(植物氨基酸类)置于容器中。在自由状态下,容器中的农药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冲开软阀片进入第一增压室。如需治疗植物虫病,将棒针头刺入树木中,轻压增压机构中的连杆,连杆带动活塞杆往复运动产生压力(药液压力可达25kg/cm2以上),将第一增压室软阀片关闭,药液冲开第二增压室软阀片进入第二增压室,连续运动,药液在第二增压室再次增压(可达200kg/cm2以上),高压药液经导药管进入喷头,冲开树木的木质部或韧部进入输导网络传输到植物果树的各部份,上至树梢叶片及表皮,下至树皮。
本实用新型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下可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对人体和环境无任何危害及影响,使用药量仅为喷洒法的五分之一,药效快、效果好,注射几小时后即可产生效果,对噬食树叶吸吮汁液和钻入树干内的虫害特别有效,这样既可达到防虫治病、节约农药,又可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同时减少果实农药残留的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使植物营养液吸收效果佳。采用软阀片上嵌入金属加强板或弹簧盖,保持压力,增加软阀片的使用寿命。用二个增压室和利用液体自身压力即可达到药液注射时所需压力,不再附加增压泵,增压介质。产品结构简单,易于拆卸维护,携带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参见图1~图3,容器1与大气相通。置于底座2上的第一增压室3与容器1连通,其进口处有橡胶软阀片4,橡胶软阀片4上嵌有金属加强板5。位于第一增压室出口处的第二增压室6与第一增压室相通,其进口处有碗状的软阀片7,软阀片7上嵌有弹簧盖8。第二增压室中有压缩弹簧9。喷头10中有喷头座11,外接压力管接头12一端连接在喷头座11上。含中心孔13和喷液孔14的压力棒针头15的尾部有与喷头座锥度配合的锥孔26。紧固联接螺母27将喷头座和压力棒针头螺纹连接。棒针头上的喷液孔中心线和中心孔中心线垂直且喷液孔和中心孔单向相通。软质增压导管16的两端分别紧连在第二增压室的输出接头17和喷头中的外接压力管接头上。增压机构18中的连杆19一端铰接在底座上的U型座20上而另一端伸入摇杆21上的孔中与摇杆连接。一端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杆22的另一端上支撑有与第一增压室连通的活塞套23,活塞杆24中含活塞25的一端伸入活塞套中而另一端铰接在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巨龙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巨龙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